首頁 / 放.高論 / 桑梓散步
放.高論
桑梓散步

【桑梓散步】內惟解圍

2023.02.23
10:22am
/ 李拓梓

內惟藝術中心是多棟角形的無樑柱空間構成,被說是輕建築,沒有美術館那樣的殿堂感,但是錯落在美術館園區的一側非常顯眼⋯⋯

 

 

如果是搭計程車前往高雄市立美術館的人,可能都遇過司機不知道要把你放在哪的窘境。知道美術東二路是正門的司機不多,更大多數是在美術館附近繞來繞去,不知道入口在哪。打開地圖,發現美術館園區是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的兩倍大,若是被隨處放鳥,想辦法走到美術館大門口不只腳酸,心也累。

 



不過這一切在這幾年終於漸漸有改善。首先是美術館的整建工程不斷有新進展,樹木梳裡過,雜木不再遮蔽園區的核心內惟埤,園區變得美麗。隨著空間解嚴的概念萌發,美術館前的廊道也被打開,成為多入口空間,不再是九十年代興建時的殿堂概念。

 

過去將城市一分為二的鐵路終於地下化,一度因為政黨輪替而被延宕的輕軌也因為再一次的政黨輪替而終於趕上通車。美術館附近的新景點「龍貓森林」令人驚艷,過去只在紙上看見的環狀線終於成為可以想像的城市光環。現在,全國各地來到高雄的觀光客,都指名要搭著輕軌來到美術館,相信大家都能看見殿堂的改變,也有了親近的機會。

 

美術館的下一站是剛開幕沒多久的新景點內惟藝術中心,今年過年時我終於有機會一訪,走到門口人山人海,很難想像美術館會有這麼多客人。後來才知道我去那幾天每日入場人數達七千五百人,好在有館內人數管制,逛起來的品質不至於太差。

 

走進台灣1928年的罷工危機⋯⋯

 

內惟藝術中心是多棟角形的無樑柱空間構成,被說是輕建築,沒有美術館那樣的殿堂感,但是錯落在美術館園區的一側非常顯眼。藝術中心由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歷史博物館以及高雄電影中心共同經營,除了展示空間、電影院之外,也與正修科技大學一起營運修復中心,讓許多過去無暇修補的美術館典藏品有了修復能量。

 

藝術中心開幕時,文化局規劃的文宣寫著「解惟、解圍」。過去以高雄美術館為界,東邊是高雄有名的豪宅區,但往西卻是有點沒落的舊社區。內惟屬於舊社區這邊,早年也是台灣工業發展的重鎮,台灣第一家現代化水泥廠「淺野水泥」(現在的台泥)就在附近的壽山腳下,默默為台灣現代化工業提供原料。

 

淺野水泥曾經風光一時,不過在台灣史上最受矚目的一刻,應該是1928年的罷工危機。罷工起因於淺野水泥對工殤勞工的補償極苛刻,又採取高壓政策,大量解雇不聽話抗爭的勞工,結果引來全廠七百人罷工的工潮。

 

彼時台灣文化協會已經因為左右之爭而分裂,罷工工人和中間偏左的蔣渭水「台灣民眾黨」系統聯繫,蔣的大將盧丙丁隨即以「台灣工友總聯盟」的身份,從台南奔赴高雄協同指揮罷工。

 

盧丙丁從各地組織各種戲劇、歌唱等團體,千里迢迢來到高雄,聲援罷工者的行動,維持罷工士氣。不過當年罷工最出名的,其實是「食飯隊」。事因於罷工工人彼此約定,不堪壓力復工者,要負責罷工者的溫飽;因此仍在罷工的工人會集體來到復工者家,將復工者家的米缸一掃而空。復工者本是為了生活壓力,被罷工者這樣一搞,生活反而更慘,於是只得再次加入罷工者行列。這種做法有點流氓,不過確實是團結罷工者的暗黑手段,也因如此,這場淺野水泥罷工事件可以拖上三個月。

 

當然,1928年日本國內早已風聲鶴唳,滿洲發生張作霖事件,也顯得政府對軍隊無可奈何,國內的政治氣氛正漸趨嚴峻。這種氣氛下的罷工雖然可以長達三個月,但政府施壓勢不可免。在總督府的支持下,淺野水泥沒有對罷工屈服,日警還發動逮捕,最終是以硬碰硬的方式鎮壓了這場罷工,罷工的頭人們也因為警方刻意拖延程序,而遭到羈押七個月,不過後來被法院判決無罪。

 

「選對人,會做事」在曾被遲滯的人眼裡也許有不同感受

 

這場罷工也為台灣民眾黨後來的分裂埋下種子,文協左右分裂時站在蔣渭水這邊的林獻堂、蔡培火等地方仕紳,有感於「台灣民眾黨」亦日漸左傾,因此退出不再過問黨務,後另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原來已經人數不多的台灣知識份子因為意識形態而倍多力分,也給了殖民者可以分別輕易擊潰反對運動的機會。果然也不過一兩年,隨著蔣渭水過世、盧丙丁生病出走廈門,「台灣民眾黨」也走向解散的命運。

 

經歷這一段風起雲湧但結局憂傷的歷史際遇,內惟再一次恢復平靜,鐵路將城市拆分為發展與遲滯兩邊,政策也將水泥從西部轉移到東邊去,內惟也因為這些政策之故,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城市的邊緣之地,直到今年各項建設終於陸續到位,給「解圍」帶來新契機。

 

內惟藝術中心開幕後,裡面的展出也希望和當地有連結,高雄歷史博物館規劃了內惟的發展史,書店也擺放了有關內惟的書冊,連兒童遊戲區的牆面,都有內惟當地信仰的池府王爺圖像。不過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卻是美術館一檔涂維政的作品。

 

涂維政以仿考古聞名,他在作品「內惟埤考掘」中虛擬了一位生物學家木木邦生,並將它所創作的木木邦生研究手記,和紀錄片導演黃邦銓、林君昵合作,拍攝了一部沈浸式VR。展場也有以玻璃纖維製成的仿真出土陶罐、鐵器等等,搭配仿真照片,引導觀眾信以為真,以為日本時代真的有一位對內惟植披瞭若指掌的生物學家木木邦生。看過作品後大多數人還真的會有種,「啊!這麼重要的植物學家我怎麼連聽都沒聽過」的慚愧感。

 

開幕之後內惟藝術中心已經成為高雄最新的觀光景點,不僅常有文青駐足,也總有網美走跳,不管哪裡來的觀光客,都要來搭上一段輕軌,或者去哈瑪星,也可能就一路前往駁二,要說藝術的大眾化,我覺得「解惟、解圍」一事,不僅讓整個美術館園區更完整,也讓美術館作為「城市美好生活」的起點,更有了那麽一點味道。「選對人,會做事」看似一句過時的選舉口號,但看在曾經被遲滯或者延宕過的人眼裡,也許有不一樣的感受。

 

 

圖片來源:高雄捷運 x 高雄輕軌、高雄市立美術館、內惟藝術中心臉書;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最新新聞
李拓梓
資深政治幕僚,業餘專欄作家,目前努力耕耘藝術文化領域。喜歡歷史,也喜歡旅行與讀書,相信歷史可以告訴人們過去的事,也能夠指引人們知道現在所在的位置。著有「改變時代的日本人」、「改變日本歷史的總理大臣」。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