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情有獨鍾
放.高論
情有獨鍾

【情有獨鍾】台灣總統在美國

2023.03.08
09:13am
/ 鍾年晃

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原則上一年出訪兩次(疫情期間例外),除了造訪南太平洋友邦外,都過境美國本土,每次規格都比前次提升,除了傳統與國會議員通話、會面以外,曾創下我國元首自斷交以後,首度進入美國聯邦機構(太空總署)的先例。

 

台灣的處境在這個地球上可說絕無僅有,她的現況是個獨立的國家,但未普遍被國際承認;她的旁邊有個惡霸一再宣稱這塊從未統治過的國家是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是故,台灣需要強大外援捍衛主權與領土完整,而美國便是不二之選,台灣總統經常透過在美國的外交動作,彰顯台美間的關係,同時向中國釋出不可輕舉妄動的訊號。

 



台美的「獨特外交」

 

台美自1979年中止正式外交關係之後,台灣就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存在美國的「外交」政策中。首先,美國以國內法「台灣關係法」規範兩國外交準則;美國不承認台灣是個國家,更不同意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反而提供武器,確保不被中國併吞。國務院有不成文規定,雙方互動層級首形式必須以「非官方」性質,但卻時時不經意流露出官方樣貌,兩國互動頻繁程度可能遠勝於美國超過半數有正式邦交的國家。

 

正因為這種獨特又微妙的外交互動,使得台美之間數十年來沒有正常國家往來最高層級的正式「元首外交」。為了突破僵局,自李登輝前總統以降,歷任總統大抵採取過境外交,藉由出訪中南美邦交國,過境美國轉機的機會,施展外交手腕,增加台灣能見度。這種外交形式,經常被隨行採訪的記者戲稱為「出訪美國,過境友邦」。

 

基於數十年的默契,美方以「尊嚴、舒適、安全」三原則,給我國元首禮遇,我方則利用過境短暫停留,盡可能與美方政壇人士會面、通話。大原則如此,但執行細節仍需視當下台美關係鬆緊有別。以過境地點而論,過境美國海外領土規格最低,如果過境地點在美國本土,東岸又優於西岸。如若過境本土又要看是否有公開活動、參觀地點,甚至公開演說一判高低。

 

蔡政府以來的進步

 

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原則上一年出訪兩次(疫情期間例外),除了造訪南太平洋友邦外,都過境美國本土,每次規格都比前次提升,除了傳統與國會議員通話、會面以外,曾創下我國元首自斷交以後,首度進入美國聯邦機構(太空總署)的先例,也曾於2019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公開演說,可說是台美斷交以來最受禮遇的台灣總統。

 

年初政壇盛傳蔡英文今年將赴美演說,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也可能訪問台灣。正當各方揣測之際,英國「金融時報」一則獨家新聞巧妙地將兩件事結合。經過查證,金融時報的報導內容八九不離十,只待時機成熟台美雙方正式宣布。唯有「擔心過度刺激中國,將與麥卡錫會面地點改在美國」這點與事實有出入。現階段台美互動層級根本沒有中國置喙餘地,換個角度講,應該解讀為台美共管中國在印太區域的擴張威脅,比較符合現狀。隨著地緣政治改變,現在台灣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防止中國威權跨出第一島鍊的當然夥伴之一,重要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沒有變化,蔡英文將於下個月成行,在加州雷根紀念圖書館發表公開演說,同時與麥卡錫會面,然後轉往東岸紐約,屆時應該會有精心安排的公開活動,彰顯台灣總統與TAIWAN CAN HELP的精神。

 

可以想見的事,接下來中共與台灣的在地協力者一定會發動攻擊,一說是害怕刺激中國所以不敢讓麥卡錫訪台,改在美國見面;另一說則是,刻意高調安排會面,故意給中國難看。兩者邏輯看似矛盾,其實背後的用意就是不希望台灣總統走進國際,爭取發聲空間。

 

台美關係正以探戈般的舞步緩慢但優雅的進展中,相信終有一日,台灣總統正式訪問美國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圖片來源:IG@columbia、蔡英文臉書;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最新新聞
鍾年晃
現為台灣知名媒體工作者、時事評論員。打官司未嚐敗績。 曾為華視《online鍾點讚》主持人,目前擔任綠色和平電台《新聞別晃神》、講客廣播電臺《新聞鍾點戰》節目主持人。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