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隆寺幾經燒失,現存的建築早已不是平安時代建築,但多尊不同時代的佛像都奇蹟倖存,因此被收於恆溫恆濕的靈寶館內...
太秦廣隆寺有一尊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以國寶001號聞名。我家也有一尊類似造型的半跏彌勒菩薩,是日本人要離開台灣時帶不走,藏在榻榻米下的物件,偶然發現,也是佛緣,就將之供奉起來,成為佛堂中保庇子孫的神像。
一訪廣隆寺國寶001號
父親有陣子對佛像極著迷,將之請下佛壇,認真研究,細究阿公請佛師打造的寶冠衣裳之下的原件本尊後,認為極少的半跏造型應該與廣隆寺系出同門,可能源自百濟,但究竟何時打造,沒有儀器相輔,我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但總之,這番翻來覆去,也當時我因此知道了廣隆寺國寶001號,心裡興起了有機會一訪的想法。
下大雨那天,我跳上公車逃離人滿為患的嵐山之後,便在廣隆寺前下車。時已過午,看著幾班嵐電從寺前經過,覺得應該先往太秦商店街的方向填飽肚子,再回頭參拜國寶001。
太秦商店街很長,但淒風苦雨那一日,兩旁店家幾乎都沒開。天氣冷想吃點熱食,越走卻越覺得絕望,好不容易都快走了一站,看到一家看似當地人會走入的食堂キネマ・キッチン(Kinema Kitchen),欣喜連忙走入。點了當日特餐炸白身魚,附上幾盤小菜、白飯、味增湯,魚身酥脆、調味適中,白飯一如一般日本餐廳,極具水準,實在出乎意外的好吃,讓淋了一身雨頗冷的我一身都溫暖了起來。
觀察左右,和鄰近的嵐山全是觀光客不同,淒風苦雨這一日,太秦的觀光客根本只有我一人,來吃飯的都是熟門熟路的當地人,進門或許跟老闆娘寒喧幾句,感覺一個禮拜至少也來過三四天。食堂有點洋食氣氛,電視上播放著叫做《大魔神》的電影拍攝過程,附近還有一些道具。
太秦大映通
查了一下發現是1966年的作品,太秦有個映畫村,有點像當年「中影文化城」的概念,搭建了一些歷史場景,也拍過不少電影。我所在的商店街「大映通」是小鎮的中心,集中了松竹、東寶、大映等電影公司的所在,其中「大映」因為黑澤明的《羅生門》而爆紅,所以商店街採用了大映的名字。電影《大魔神》則是當年頗熱門的一部電影,大映通的街尾還有一尊神寺兵馬俑的「大魔神」雕像,當地人若要約會,常說「大魔神前見面」。
「太秦」之名有其意義,這裡是從中國大陸、韓半島過來的「渡來人」在洛西盆地匯集的據點。渡來人不僅帶來農耕技術、屯墾開發,更帶來養蠶紡織的技術,以次技術獲得朝廷肯認,賜性「太秦」,成為當地豪強,這裡的人就被稱作「秦氏」。到了聖德太子的時代,秦氏首領秦河勝授命興建廣隆寺,一開始是建在京都九條附近的葛野,後來在平安時代城市遷移的過程裡遷到太秦,這裡也實際成為秦氏的氏寺,主祀就是這尊來自聖德太子所賜的彌勒菩薩半跏像。後來秦氏政經實力衰退,在地的秦氏又將聖德太子信仰納入廣隆寺正殿,作為當地的保護傘。這段歷史不僅呈現了平安京城市的移動,也顯示了不同時代政治領袖的實力消長,以及豪族的互動過程。
靈寶殿的巨星
廣隆寺幾經燒失,現存的建築早已不是平安時代建築,但多尊不同時代的佛像都奇蹟倖存,因此被收於恆溫恆濕的靈寶館內。寺境走動並不收費,只有參觀寺廟最後的靈寶殿需要收錢,國寶001號就端坐正中,半跏就是盤起一條腿,思惟則是那一抹微笑,以及輕撫臉頰的手。
葡萄酒漫畫《神之雫》的「第六使徒」,就是以這尊能抓住迷惘中人的佛像,「沒有站起來,也沒有坐著,不語、不笑,但也不是沉默」,來形容這瓶來自巴洛洛的溫柔葡萄酒。前後左右的菩薩明王們都沒有彌勒菩薩半跏思惟這麼吸引人,他就像是靈寶殿的巨星,所有的存在都是為了他。
去年我到東京,耳聞製作佛像工藝品的イスム(ISUMU)做工精細,值得一看,便也前往訪問。店裡許多仿古名作,通常以玻璃纖維材料製成,在逐個上色。上色屬於精工,工匠要參考實品,將物件的金漆、木紋、銅色氧化、甚至褪色漏縫逐一塗著,讓物件與實品僅有比例差距。
店裡走逛,特別受彌勒半跏思惟像和五劫思惟啊彌陀如來所吸引,思惟不一定是指思考,更有「覺」與「觀」的意思,也意味著人們在每個不同階段對於周遭、心境的覺察。兩尊佛像都提醒著思惟,也是一種對我們當下生命觀的提醒,那日走逛,也覺得法喜充滿。最終我因為佛緣,將彌勒半跏思惟像請回家,成為一度醉心東洋美術史父親的生日禮物。
此刻我坐在廣隆寺的靈寶館正中,有幾位和我相似模樣的觀光客也端坐於此,與半跏思惟的彌勒菩薩相望,大家或睜眼、或閉眼,只有菩薩半眼看著從飛鳥時代至今的芸芸眾生。走出靈寶殿,一面告示提醒著「十善戒」,其中關於口中所言,「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的提醒,又再一次提醒務持善戒,溫柔面對人生中來來去去的挑戰,有人說到京都一趟,總能法喜充滿、靈氣飽足,這趟雨中的廣隆寺,便也有這樣的味道吧。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