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桑梓散步
放.高論
桑梓散步

【桑梓散步】一抹窗外風景與洛北記遊

2024.08.29
14:59pm
/ 李拓梓

散步時有社區感、有住家感,便也有了歸屬感,不免錯覺自己與這座城市百般緣分又更進了一步。

 

早年遊京都多建議搭公車,後來因為觀光客太多造成公害,是以近幾年京都的交通宣導,都是希望觀光客多搭地鐵。京都地鐵只有兩條,以觀光來說確實不是太方便,不過如果把所有的軌道運輸都算進來,來自大阪的京阪電車、阪急電車、近鐵電車,往嵐山去的京福電車,洛北的叡山電車,再加上JR山陰線和湖西線,京都的軌道運輸也不可謂不發達。



京都是日本最早擁有路面電車網的城市,琵琶湖疏水完成帶來充足的電力,不僅產業發展有了基礎,「京電」也在上個世紀的1895年就應運而生。幾經併購,後來因緣際會成為京都市電,也在路面跑了八十三年,直到1978年才功成身退。至今平安神宮前的岡崎公園,還放置當年市電電車,提醒大家京都也曾是個軌道運輸發達的城市。

 

只是地下鐵開始流行後,京都由於處處皆古蹟,工程總是挖挖停停,烏丸線延宕五年,東西線則遲至1997年才完工,跟台北捷運淡水線同年通車。由於太容易挖到古蹟,廠商皆對對地下鐵工程敬謝不敏,除了這兩條地鐵外,京都的軌道運輸仍然以高架或地面電車為主流。

 

某日抵京之夕,我搭朋友便車,被放在JR二條站前。熟門熟路拿出ICOCA加值,速速奔上電車往京都站去,高架鐵道窗外是梅小路公園,也是有名的鐵道博物館,忍不住探了頭多看幾眼。不久就看見高聳的東寺五重塔和京都塔,以前常有一說,搭火車看見東寺五重塔,就是京都到了,這個京之指標隨著時代改變,已經變成了京都塔。

 

不同方式進京時的各種風貌

 

如果是搭乘京阪電車進京,又是另一番風景。京阪電車離開大阪後就走路面,路線和JR、近鐵都很接近,直到過了東福寺才再次轉入地下才分開。京阪電車不經京都車站,乘客會在電車內聽見廣播依序從七條、清水五條、祇園四條、三條、神宮丸太町、出町柳的順序,興起一種「啊已經到京都市區了」的興奮感。京阪電車的車站都在鴨川左岸,也很適合從清水寺或祇園出發往北行的輸運,總站出町柳出來就會看見跳石,轉往比叡山或鞍馬貴船的叡山電車也是在此搭乘。

 

叡山電車有我很喜歡的幾段車窗風景,紅葉期間往鞍馬的方向會有紅葉隧道,晚上行走時部分電車會把燈熄滅,只依靠路上的照明賞夜楓,偌大的車窗看出去,乘車民眾讚嘆不絕於耳,是秋天的京都很特別的一段風景。不過叡電我最喜歡的一段下車散步路,其實是洛北的一乘寺站附近。

 

你的生活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

 

一乘寺就是吉川英治的《宮本武藏》當中,年輕氣盛的武藏擊敗當時著名的劍術家族掌門吉岡清十郎以及傳七郎後,和亟欲報仇的吉岡門人相約決戰之處。小說的高潮是武藏一人擊退吉岡家門生七十人,以欲說明武藏的「強」。這樣的「強」是肉眼所見,四處決鬥,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強;對比武藏晚年以《五輪書》和修行著稱,肉眼不能見的「強」,是不同的境界。吉川英治透過武藏的劍術來描繪這種對於「強」的不同眼界詮釋,也讓《宮本武藏》成為他的代表作之一,後來在影視漫畫領域改編無數。

 

著名的賞楓景點金福寺、詩仙堂、圓光寺和曼殊院也都在一乘寺附近。和金福寺有關的名人首推江戶早期的松尾芭蕉,他在京期間經常在金福寺和住持的鐵舟和尚交往,兩人一起寫俳句,因此金福寺有一座小小茶室稱作「芭蕉庵」。

 

芭蕉庵在鐵舟死後其實荒廢過一陣子,江戶中期才由崇拜芭蕉的俳人畫家與謝蕪村再建,與謝蕪村是江戶中期文人畫的代表人物,文人畫經常由詩文出發創作,因此同時會作俳句又會畫畫的蕪村便成為當時意境超群的大家。他的《夜色樓台圖》以墨色濃淡描繪鴨川畔的雪景,被評論家認為是跳脫水墨傳統,將中國南畫風景日本化的重要作品。

 

詩仙堂是德川家康的家臣石川丈山的隱居所,以收藏狩野探幽所繪中國三十六詩仙肖像聞名,所以叫做詩仙堂。這三十六詩仙到底要選誰,丈山和好友林羅山爭執不休,也顯見得各種評選之難。所幸這三十六詩仙只是丈山個人偏好,商定後他找來狩野探幽執筆,為三十六詩仙留下畫作。狩野探幽是德川家的御用繪師,以華麗金色背景的障壁畫聞名,能敦請他出手,也可見石川丈山的地位非凡。詩仙堂平日觀光客不多,紅葉時分才有比較多人走動,平日坐在簷廊看枯山水庭園,也是一番享受。

 

紅葉季洛北的另一名所便是圓光寺,某年京都賞紅葉的廣告用了圓光寺景,紅毯簷廊內看庭園紅葉,兩根廊柱格成三面風景,坐看頗有欣賞屏風之感,從此每年紅葉季為圓光寺帶來大量觀光客。再往裡走是曼殊院門跡,門跡是所謂住持為皇室、貴族家族寺廟所稱,曼殊院門跡也是名作家谷崎潤一郎很有緣份之處,他在京都期間經常在曼殊院走動,也有為母親身後供養梵鐘一座。

 

另外,院內有一幅《幽靈圖》甚有名,只能觀賞不許照相,上面警告照相會發生不便之事,「不便」之說也許是京都人的一種幽微警告吧。

 

逛廟之外,一乘寺附近也是文青喜愛的書店「惠文社」所在,書店規模不大,但推門進入就會感受溫馨,挑選的書系、擺放的方式,都是店家精心規劃,就算是不黯日文的外國人也會受到吸引,曾經入選過世界最值得逛的十大書店。我曾在裡面看見有台灣血緣的日本作家一青妙作品《我的台南》,那是當年為了推廣台南觀光而寫的書,介紹了有關台南的溫暖美好,以及好吃,為台南引來了不少日本觀光客。

 

一乘寺也是拉麵激戰之區,逛了那麼多廟再加上惠文社,通常已經體力透支。一乘寺附近拉麵店二三十家,每家都精彩,不過紅葉時節的午晚餐時間,也是每家都要排隊。我曾隨意走進一家,口味相當不錯,可惜京都拉麵多以口味濃厚著稱,並非我特別喜歡的味道,因此記憶不深,只記得拉麵和炸雞份量飽足,再加上啤酒簡直飽到天靈蓋。印象比較深刻的,反而是某次看見拉麵店皆大排長龍,隨意走入一家泰式料理,裝潢很有東南亞的慵懶感,有很多布幔和垂墜,在京都的日式簡約風中顯得獨特,食物也很不錯。

 

叡山電車有賣一日券,早上跑一趟鞍馬貴船,下午在一乘寺附近閒逛,吃過晚餐後再從出町柳回到京都市區,飽嘗寺廟或軌道的窗景,這樣有點隨興但大致有方向感的洛北一日散步規劃,其實也很有趣。多年前有一本《左京都男子休日》,作者便以在此晃蕩記遊,「你的生活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是這本書的副標。即使是觀光最盛的紅葉時分,洛北觀光客和市區比較起來還是稍少,散步時有社區感、有住家感,便也有了歸屬感,不免錯覺自己與這座城市百般緣分又更進了一步。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最新新聞
李拓梓
資深政治幕僚,業餘專欄作家,目前努力耕耘藝術文化領域。喜歡歷史,也喜歡旅行與讀書,相信歷史可以告訴人們過去的事,也能夠指引人們知道現在所在的位置。著有「改變時代的日本人」、「改變日本歷史的總理大臣」。
作者文章列表
李拓梓
資深政治幕僚,業餘專欄作家,目前努力耕耘藝術文化領域。喜歡歷史,也喜歡旅行與讀書,相信歷史可以告訴人們過去的事,也能夠指引人們知道現在所在的位置。著有「改變時代的日本人」、「改變日本歷史的總理大臣」。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