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水蜂炮不僅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更躋身世界三大民俗慶典,獲選交通部觀光局111年至112年「臺灣觀光雙年曆」國際級民俗活動,每年都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共襄盛舉!
火花點亮夜空,伴隨震耳欲聾的炮聲,鹽水的街道瞬間沸騰,像是千萬隻光彩奪目的螢火蟲一同飛舞,為新的一年祈福。蜂炮的煙火匯成一道光影隧道,人群在激昂的氣氛中迎接蜂炮的洗禮,驚險刺激的場景與歡呼聲此起彼落。這裡是鹽水蜂炮現場,臺灣最具魅力的元宵盛典之一,也是體現傳統文化與信仰的動人篇章。
鹽水武廟於晚間進行啟炮
2025鹽水蜂炮 2月熱鬧登場
一年一度的鹽水蜂炮活動即將於2025年2月11、12日(農曆14、15日)隆重登場!活動將由臺南市長黃偉哲「啟炮」揭開序幕,接著進行為期兩天的繞境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武廟打造「金蛇報喜蛇年行大運」主題蜂炮,將在2月12日元宵節當晚9點半於鹽水國中操場集中施放,歡迎國內外遊客齊聚一堂,共享這場驅邪祈福、震撼人心的節慶盛宴。
市長黃偉哲表示,鹽水蜂炮是每年必定如期舉行的盛大民俗慶典,不僅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更躋身世界三大民俗慶典,獲選交通部觀光局111年至112年「臺灣觀光雙年曆」國際級民俗活動,每年都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前來共襄盛舉,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遂。
鹽水蜂炮吸引國內外遊客共襄盛舉,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遂
光緒年間瘟疫肆虐 信眾燃放鞭炮繞境
鹽水蜂炮的起源和鹽水武廟有關,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當地瘟疫肆虐,鹽水居民束手無策,於是在農曆正月13日關聖帝君誕辰這天,恭請關帝爺出巡遶境,信眾燃放鞭炮隨行,連續3天走遍大街小巷,祈求驅邪逐疫,直到農曆正月15日元宵夜,瘟疫竟因而消失。從此,每年元宵節的蜂炮活動便成為鹽水重要的民俗信仰活動,也逐漸演變為舉世聞名的節日盛會。
相傳鹽水蜂炮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現演變為舉世聞名的盛會
壯觀炮城與神轎遶境 象徵驅邪祈福
蜂炮活動由全副武裝的神轎及轎夫,從武廟出發,推著神轎走遍小鎮上的街道,其中最具特色的景象莫過於酬神用的「炮城」。當神轎行經炮城前,商家主人會掀開覆蓋炮城的紅紙,引信點燃的瞬間,蜂炮如潮水般噴發,絢麗奪目的五彩火光伴隨巨響在夜空中綻放,場面震撼萬分。神轎在炮城前不停晃動,接受蜂炮洗禮,身著厚實防護裝備的信眾在轎後或騎樓樑柱避炮,享受威力巨大的蜂炮帶來萬分刺激。蜂炮打在身上象徵驅除污穢帶來好運,也代表著神明的庇佑,整個活動既驚險又充滿祈福意涵。
民眾穿著厚實防護裝備,接受蜂炮洗禮。
安全管理全面升級
臺南市政府十分重視與會民眾安全,極力預防蜂炮施放過程中造成受傷等意外事故,也強化了蜂炮活動的管理機制。民政局長姜淋煌表示,炮城的製造、登記、施放與參與活動皆應遵守「臺南市政府輔導鹽水蜂炮活動作業要點」,希望民眾遵守規定保護自己和他人。
蜂炮防護裝備示範
鹽水區長陳文琪表示,炮城負責人應依規定於施放5日前,向消防局申請檢查,對施放安全負責。且施放地點應於武廟規劃的路線範圍內,並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嚴格控管蜂炮製作材質和滅火設備的設置等,並於施放後清理環境。參與者則需穿戴全罩式安全帽及毛巾、口罩、棉質衣褲和安全鞋等厚重防護裝備,並與炮城保持5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呼籲民眾牢記著火時的自救口訣「停、躺、滾」,停止移動並避免奔跑加速火勢,迅速躺下或趴下,若手部沒有著火,以手掌保護臉部,左右滾動身體減滅火勢,或利用周遭水源和滅火器滅火,儘速前往救護站。
系列活動與特色美食同步登場
這次鹽水蜂炮將同步舉辦一系列精彩活動,包括2025鹽水燈會、月之美術館燈節展覽、「蜂芒四射」犁蜂炮體驗營、武廟入口意象關公面貌凹雕及牆面彩繪展覽、沉浸式蜂炮體驗、鹽水武廟音樂祭、關公文化展等,還有各種陣頭表演等活動,邀請各地民眾一同參與。除此之外,還有入選台灣燈會「百大推薦伴手禮」的蜂炮籤詩牛軋糖與多穀米磚等特色商品,滿足國內外遊客的視覺與味覺享受。
除了蜂炮活動外,還有系列活動與特色美食同步登場
鹽水蜂炮象徵迎接新春喜氣與祈求來年好運的傳統儀式,響徹夜空的炮聲寓意愈發愈旺!各地旅客一同感受這場充滿文化與宗教意義的節慶盛典,在體驗蜂炮洗禮之際留意安全,讓鹽水的迷人風貌與熱情,為新春增添獨特回憶!
(圖片來源:鹽水區公所、鹽水武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