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昱晴表示,外部督導如同企業顧問,主要提供社工在教育、行政與情緒支持等層面的專業發展協助,每年約召開3至4次會議,依需求提供諮詢與建議。
針對國民黨近日不斷對關心剴剴案的月琴委員進行抹黑,意圖將責任推給「外部督導」。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21)日邀請衛福部備詢,立法委員郭昱晴質詢時,次長林靜儀次長回應澄清,「外部督導」與「內部督導」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兩者職責不能混為一談。
郭昱晴表示,外部督導如同企業顧問,主要提供社工在教育、行政與情緒支持等層面的專業發展協助,每年約召開3至4次會議,依需求提供諮詢與建議。
郭昱晴指出,剴剴於9月1日由兒福聯盟交接至劉姓保母照顧,而林月琴督導會議紀錄中,前三次會議皆在八月前,最後一次會議是12月26日,剴剴離開後的兩天。而在這將近四個月的時間內,台北市社會局委託的居托中心,僅於九月26日訪視一次, 政治操作把責任歸咎在一位外部督導,不難想像是否想藉機轉移焦點,為台北市政府的失職護航?
對此,衛福部已明確指出,外部督導的職責在於提供專業支持,並不涉及個案監督。若居托中心訪視輔導員未提出外部資訊需求,外部督導無從得知其狀況。因此將所有責任歸咎於外部督導是不合理的,「外部督導不負責監督,是在加強社工教育,給予建議跟支持。」
郭昱晴質疑,台北市社會局委託大愛關懷協會管理台北市文山區居托中心,其中限制性招標的評審委員便有三位來自台北市社會局。然而,剴剴交由保母照顧後,台北市社會局只進行一次訪視,整體監督機制漏洞百出,難辭其咎,雙北市府和兒福聯盟都不能就此免責。
(圖片來源:國會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