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黃龍直搗
放.高論
黃龍直搗

【黃龍直搗】台灣能否自助人助 就看大罷免成敗

2025.05.26
15:38pm
/ 黃清龍

這份報告提供了台海一旦有事更全面的圖像,如果中共對台動武,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是否馳援,主要就看台灣能夠挺多久。如果台灣展現抵抗意志,美國不可能不介入,日本與菲律賓乃至印度、澳洲、韓國也不會袖手旁觀。

 

這幾年西方智庫十分關注台海問題,經常有各種兵推與情勢分析;最近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發布的報告,特別針對台灣重大突發事件時,美國和台灣以外國家將如何應對進行探討,值得此刻正為大罷免努力的台灣社會重視。 

 



該報告將世界各國分為四組,說明台海事件爆發時各國的挑戰與可能回應。第一組是日本與菲律賓兩個位於前線的國家,一旦台海有事將受到最嚴重影響,不只需考量台海周邊的軍事行動將如何影響其領土,更需考量最終結果會如何影響其與北京的領土爭議。


第二組是與美國親密的盟友韓國、澳洲、印度,這三國距離台海較遠,不會在台海衝突爆發時立即受到影響;但作為美國親密盟友與夥伴,加上本身都擁有強大軍事能力,在台海事件發生時將有各自特殊考量。


第三組是東南亞國家,報告說明若北京成功併吞台灣,對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國與中國間和平解決領土爭議也不會是好兆頭,且北京也會因成功併吞台灣,擴大其掌控東亞區域的野心。


最後一組則是歐洲與其餘東亞地區外的開發中國家,雖然歐洲國家擔心中國侵略台灣的可能性,但歐洲各國對台灣的看法卻不一致。至於其餘開發中國家,或全球南方國家,通常都缺乏支持或協助的軍事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更傾向支持北京。

 

各國軍援見機行事 台抗戰、備戰積極度成關鍵


報告的重要結論是,若台灣本身未積極應戰,且美國也未大規模干預,則其他國家不太可能援助台灣;各國的選擇將反映其國家利益與價值,但皆取決於其他國家的動作。


因此報告建議美國決策者應在對台政策中,強調台灣備戰與回應的重要性。其他國家會持續觀察台灣面對中國武力時的作為,並隨之調整回應。台灣的作為可能牽動美國反應,而美國的反應也將進一步得到全球回應。


這份報告提供了台海一旦有事更全面的圖像,如果中共對台動武,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是否馳援,主要就看台灣能夠挺多久。如果台灣展現抵抗意志,美國不可能不介入,日本與菲律賓乃至印度、澳洲、韓國也不會袖手旁觀。反之,台灣如果毫無作為,只想坐等別的國家支援,將會自陷絕境。


換言之,台灣要讓美國及亞洲鄰國放心支持,就必須展現備戰的決心,包括有足夠的國防預算,以及與國防同樣重要的完備的國安體系。但看看立法院上會期國防預算被亂刪,藍白立委連國產潛艦都要阻撓;民進黨立委推動多項國家安全相關修法,卻屢遭藍白兩黨聯手阻擋封殺達四○七次,試問:各國對台灣會有信心嗎? 

 

中國除武統還有「非戰脅迫」 大罷免只許成功


早在一年前著名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卜大年與凱根記就在美國「國會山莊報」撰文說,除了入侵之外,中國還有其他選項可逼迫台灣統一,包括強化現有對台混合作戰。


他們認為比起入侵台灣,中國更有可能採取所謂「非戰爭脅迫行動」,以政治和經濟戰為中心,伴隨著有限的動能行動,主要理由有三:首先,以非戰爭手段併吞台灣,可大幅減少對中國國力的損害,較不影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實現。


其次,非戰爭策略符合中國的戰略思維和過往行徑。中國經常在南海、東海和台灣海峽的「灰色地帶作戰」用上這些概念。由於這一套大致收效,中國很有可能在併吞台灣的行動中更積極採用。


第三,最重要的是,以政治戰為中心的非戰爭策略與有限的動能行動有可能會成功。台灣最近的選舉凸顯出內部政治極為分歧,同時對美國支持也產生懷疑。這些情緒又因台灣仍在國際上孤立而進一步加深。台灣在國際事務上的地位自成一類,雖是功能齊備的民主國家,卻未獲大國承認。這就製造了機會,讓中國得以操弄台灣怕被放棄的合理恐懼。


卜大年與凱根以中國戰略的思維設計了一場逼真的非戰爭脅迫行動,能讓中國在不用入侵或公然軍事封鎖的情況下建立對台灣的政治控制。他們模擬的這場行動以四年為期,從台灣新任總統就職到第一任期結束為止。在這段期間,中國將破壞美台關係,削弱台灣政府的治理能力,並大幅消磨台灣人的抵抗意志與美國協防台灣的意願。


他們寫道,在這場假想行動中,台灣陷入混亂,似乎被最堅實的盟友捨棄;於是中國趁機拋出橄欖枝,例如簽訂和平協議,承諾不再脅迫,並保證某種程度的自主權,換取台灣遵循北京指導方針的合作。而台灣政府雖然不願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仍只得選擇結束人民的苦難,同意一項最終如中國所願的統一計畫。


我們當然不願看到這樣的情況真的出現,但看看過去這一年的國會亂象,不能不說這已經不是「預測」而是現在進行式了。公民團體所以群起推動罷免,原因在此;大罷免只許成功,原因也在此。


現在有三十一個選區通過二階,但三階投票每一區都很艱困,從二階完成到三階投票還有二個月,如何維持民眾的熱度是關鍵挑戰,大家沒有鬆懈的本錢。

 

 

(圖片來源:新華社、民進黨臉書、翻拍自CNAS、維基百科;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黃清龍
獨立媒體人、台北市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曾任聯合報國會記者、首都早報政治祖主任、自立晚報政經組主任、自立早報採訪主任、中時晚報總主筆、總編輯、中國時報採訪主任、總編輯、副社長、發行人、旺報社長兼總編輯。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