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說台灣經歷多次社會運動、民主選舉洗禮,公民意識早已比過往進步許多,但親中媒體卻是極大危險,甚至若有意為之,連白的都能抹成黑的...
大罷免藍委潮將進入三階段投票,近日突發多個社會事件,卻儼然成為在野、中共欲瓦解罷免熱度的突破口,交通部長陳世凱因應無照和高齡駕駛肇事頻仍,連日推出法制面修改,卻遭有心人士扭曲事實、挑撥和諧,但政策改革,本該滾動式調整兼顧所有層面者權利,何錯之有?隨著投票日接近,如藍委王鴻薇造謠「三立新聞」的事件可能只會越來越多,罷團、執政黨不可不慎。
近期台灣多起嚴重車禍,先是有一名78歲余姓男子於19日涉駕車闖紅燈高速衝撞,在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外道路造成3死、12輕重傷,死傷者大多數為學生,引發網路輿論炸鍋,更有不少民眾到場悼念死者;沒過幾天,又有一名無駕照、78歲邱姓男子開車在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附近肇事,導致79歲劉姓行人送醫時右小腿骨折。
三峽一案爆發後,陳世凱火速召開記者會,提出三大措施改革高齡者換照制度,包含下修換照年齡至70歲、加強檢測項目和實地訓練、對繳回駕照者給予通勤補助,希望用三個月時間做法規規劃,並且希望在明年正式推動。
無照駕駛案發生後,陳世凱昨日也預告,將大幅加重無照駕駛處罰力道,未來擬比照酒駕辦理,不僅罰鍰累犯無上限,還將當場扣車、扣牌,若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將終身不得再考領駕照;另若車主知情卻提供車輛,亦將連帶受罰。
不過,交通部新政一推,馬上有不少路權團體、民眾「膝反射」般開始抨擊,表示「標題看來嚴厲、內文看來無力」、「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叫條狗來當交通部長都比你強」、「直接判刑最低一年以上無期徒刑不就好了」、「每次有重大血祭交通部才會動一下」。
遭批評改革牛步,陳世凱並非挨打不還手,他幾天前就在記者會正色表示,路權團體都知道交通部對於駕照制度、回訓機制改革都在進行中,因為交通部都有邀請他們一同討論,對於路權團體所說的速度太慢、交通部沒有作為,「我不接受這樣的說法」。
事實上,陳世凱也不只一次表示,他自己身為三寶爸、也是用路人,自然懂的行人安全的重要,但交通改革知易行難,更常陷入「父子騎驢」窘境,只要稍一改動,就很可能得罪遭限制的那一方,譬如陳世凱拋出長者換照制度下修70歲,就遭自家綠委提醒,應該注意到偏鄉長者權益,顯見交通法制面的修正,都是牽一髮動全身。
陳世凱正面和路權團體、社會逐步溝通,也速速提出修正方案,見到有不足之處再加以精進,以細節、滾動式的調整代替「一刀切」模式,盡量在罰則、用路人權益間取得平衡;卻有不少滋事者趁機扭曲事實、挑撥政府和民意間的和諧,這種現象,顯然會隨著大罷免投票日的到來日益加劇。
過去國共內戰、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北平淪陷」前,中共解放軍開始在各地點火鬧事,最終導致中華民國守軍全面潰敗,共產政權控制華北主要城市等多數地區;陳世凱一事看似單一事件,背後卻見到當初中共趕走蔣家政權的手法,又將被如法炮製在台灣上演,若將民生政策當作政治攻防點火攻擊,讓台灣各地烽火四起,恐讓後續「大罷免」的正當性降低、難度劇增。
雖說台灣經歷多次社會運動、民主選舉洗禮,公民意識早已比過往進步許多,但親中媒體卻是極大危險,甚至若有意為之,連白的都能抹成黑的;譬如藍委王鴻薇日前於臉書發文指控,三立新聞配合青鳥側翼到她的反罷宣講場合,想設計她被青鳥嗆聲的畫面,馬上就有親中媒體以「罷團急了? 王鴻薇揭青鳥鬧場想製造新聞」報導;結果,後續王反被三立新聞貼出原始錄影打臉為造謠,籲媒體人出身的王鴻薇公開致歉,將提告以正視聽。好在此次三立新聞蒐證整齊、反應快速,將來台派、支持罷免運動的媒體恐被以此方式繼續惡意設計,不得不嚴防。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