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騰焰飛芒
放.高論
騰焰飛芒

【騰燄飛芒】偽黨外大會褻瀆歷史,不堪入目

2025.06.12
18:04pm
/ 孫瑋芒

鄭麗文極盡褻瀆歷史之能事,這個冒牌黨外,成色太差、做工拙劣,連高仿、A貨都算不上!

 

「黨外在野大聯盟」仿冒戒嚴時期的黨外,舉行成立大會,發言內容瞎話連篇,主持人鄭麗文極盡褻瀆歷史之能事。這個冒牌黨外,成色太差、做工拙劣,連高仿、A貨都算不上。這個組織成立的最大作用,就是為大罷免添柴火。



「黨外在野大聯盟」在台灣民主時代自稱黨外,大顏不慚!

 

當年黨外如果舉行結盟記者會,批評國民黨政府「法西斯化」,下場肯定是統統抓起來送軍法審判,依叛亂罪投獄。「黨外在野大聯盟」成立大會在台灣民主時代舉行,毫無壓力,多家媒體現場直播。

 

當年有黨禁,黨外人士不屬任何政黨。「黨外在野大聯盟」發起人名單包括若干國民黨人,例如國民黨前立委鄭麗文、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成立大會上,藍白立委到場助勢,包括罷免連署通過法定門檻的藍委賴士葆、馬文君、鄭正鈐等,以及「火龍果小偷」白委麥玉珍。

 

大會主持人鄭麗文狂蹭黨外,在記者會開場,宣稱「黨外精神不死」,要大家為去世不久的「街頭小霸王」林正杰默哀一分鐘,獲得全場一致配合。

 

林正杰年輕時投入黨外運動,顛沛一生,晚景淒涼。鄭麗文、上台發言的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卻靠著國民黨的資源吃香喝辣。

 

許多黨外人士為爭民主妻離子散,黑牢坐穿,備受國民黨政權摧殘。「黨外在野大聯盟」的國民黨人是既得利益者,自稱黨外,大顏不慚!

 

挑釁歷經黨外時代者的共同記憶

 

鄭麗文在會中嬉皮笑臉地說,當她取名「黨外」發出採訪通告後,「民進黨還有民進黨的側翼對這兩個字超級敏感,馬上破防」。她是蓄意冒名「黨外」,挑釁歷經黨外時代者的共同記憶。

 

我是從戒嚴時代活過來的人。對我而言,黨外第一個象徵意義是犧牲,由悲情引起同情。即使沒有坐過牢的黨外人士,也經歷過黨國體制四面八方的打壓。黨外的第二個象徵意義是本土認同、台灣優先,揚棄大中國幻象。

 

偽黨外成立大會上,泛藍的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上台發言。旨在反滲透、保台灣的「賴17條」,她誣指為「以國家安全之名企圖沒收人民的人權以及製造仇恨」。高金素梅在立法院質詢時,曾經口出「我們習近平」。如此親共的立委上台發言,與黨外的本土意識大相違逆。

 

台灣意識的反對者: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出席了成立大會。她表示不排除替理念一致的被罷免藍委站台,要讓台灣人知道「台灣文化就是中華文化,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區桂芝曾接受央視專訪,配合中國官方宣傳口徑攻擊賴總統、「賴17條」。她如果為被罷免藍委站台,只會催出更多贊成罷免票。

 

這場大會內涵不像黨外,形式上也不像黨外。鄭麗文說,她想到林正杰,他的身影永遠是「額頭綁著布條抗議中」。「黨外在野大聯盟」成立大會成員也該「額頭綁著布條」,山寨一下黨外吧!

 

看成立大會影片看到下半場,我都快吐了。

 

鄭麗文介紹一群二、三十歲穿著「黨外戰世代」T恤的年輕人,引介他們上台,說他們其中有些人「前一陣子參與罷綠行動遭遇挫折,但是他們越挫越勇,也希望把今天台灣最寶貴的黨外精神延續下去」。

 

國民黨連署罷免綠委行動全軍覆沒,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社會支持,一方面是被查獲大量死亡連署、冒名連署。參與罷綠的國民黨青年軍因此涉及不法,吃上官司。這種不光采的事,和黨外精神有什麼關係?鄭麗文把罷綠年輕人捧為年輕世代英雄,嚴重褻瀆黨外!

 

更離譜的是,在終場,鄭麗文再一次褻瀆歷史──德國歷史。她請台上「黨外戰世代」手持白玫瑰舉行大合照,她自己也手持白玫瑰,宣稱是「在納粹德國時期,有學生發起了白玫瑰運動」,「白玫瑰代表著在高壓統治下不畏強權講真話、挺身而出的精神」。

 

悲壯的白玫瑰運動是基於良知,冒著生命危險反對納粹,發起人紹爾兄妹被納粹斬首。國民黨人消費白玫瑰運動,用來攻擊民主政權,德國人要是知道了,恐怕會感到被嚴重冒犯!

 

白玫瑰運動是慕尼黑大學學生紹爾(Scholl)兄妹和友人在1942年共同發起,教授庫爾特‧胡貝爾(Kurt Huber)擔任精神導師。他們舉行祕密聚會,大量散發傳單,控訴納粹暴行,呼籲推翻希特勒政權。1943年,白玫瑰大多數成員被蓋世太保逮捕下獄,紹爾兄妹和胡貝爾教授先後被依叛國等罪判處死刑,送上斷頭台斬首。德國今天的許多街道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德國作曲家、作有20世紀經典合唱作品《布蘭詩歌》(Carmina Burana)的卡爾‧奧夫(Carl Orff),蹭過白玫瑰運動。

 

卡爾‧奧夫在納粹執政時期活躍,作品受到納粹政權喜愛與支持。他在戰後接受美國軍政府「去納粹化調查」審問時,宣稱他和胡貝爾教授有過交往,自己是白玫瑰運動發起人之一。此說缺乏證據,歷史學者普遍否定。卡爾‧奧夫未曾加入納粹黨,也未在納粹政府擔任要職,最終獲准繼續從事音樂活動與教職。

 

卡爾‧奧夫畢竟是創意獨特、影響深遠的作曲家。鄭麗文、黨外戰世代等人蹭白玫瑰運動,就等而下之、不堪入目了!

 

 

圖片來源:黨外戰世代粉專、三立新聞截圖;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孫瑋芒
自由作家、攝影人,出版有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散文集。曾擔任美國《讀者文摘》特約作家、報社編務主管。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