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人物
放.新聞
人物

《放・專訪》獨家|手沖咖啡喻政治(上):從臨演到助理到市長… 林智堅打造商品差異化「創新翻轉」新竹!

2020.10.31
10:20am
/ 放言編輯部 高逸帆

「我做這些是基於對城市的熱情,還有對這座城市停滯不前的那種疼惜、不捨。」林智堅強調,他一直在這座城市生活,從來沒離開過,但每當去外地旅行,從新竹火車站下車的時候,都覺得這個城市實在停滯太久,作為台灣科技首都、台灣的矽谷,「我們的城市似乎和竹科是分離的」,如同各自獨立生活。 

 

說到新竹市長林智堅,浮在你腦海中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史上最年輕市長?帥哥市長?五星級市長?土生土長的在地市長?還是3個孩子的爸?或是那種不帶傳統政治官僚氣息,逐步翻轉新竹市樣貌的那個男人?

 



外界對於林智堅的諸多想像,並沒有成為他的包袱,反倒成為敦促他前進的動力。他有屬於他自己一套的政治哲學,在他的「咖啡政治學」中,蘊藏帶來轉變新竹的獨特風味。

 

「手沖咖啡」好比市政:必須按部就班,以市民為主

 

「我本來就很喜歡喝咖啡。」林智堅表示,手沖咖啡對他來說是一種「療癒的過程」,第一、可以喝到自己喜歡的咖啡;第二、在手沖的過程,可以放空並享受咖啡的香氣。

 

喜歡咖啡,也讓「咖啡政治學」成為林智堅的體悟,他比喻,當市長就好像選擇要喝什麼樣的咖啡豆,要先做什麼,優先順序必須以市民為主。

 

「就好比說,我今天是一個賣咖啡的人,不是主推我自己喜歡喝什麼豆子,而是要知道客人喜歡喝什麼樣的豆子。」他說,豆子有很多種,有的重烘焙,有的中烘焙,還有淺烘焙,比如我喜歡淺烘焙的豆子,那就會比較酸,隨著溫度變化呈現出不同層次。

 

 

林智堅指出,擔任市長也是一樣,要知道人民要的是什麼,以他的經驗,多數首長想法常以自己為主體,所以他的施政會以個人所期待的施政為優先,往往跟民眾有落差的時候,人民的感受度就會不同。

 

「我當市長的時候是以民為優先,我先做的並不一定是我真正想做的,而是民眾所期待的工作。」他舉例,新竹市民有2大最不滿意指標,一個是「交通」,一個是「路不平」,他就從這2件事情著手,顯然看出成效,也得到民眾很大的回饋。

 

「手沖咖啡就是如此,」林智堅表示,如果有經驗就會知道,手沖咖啡很重要的就是每一個步驟都要照著走,比如說咖啡豆需要多少量、多少水、水溫要多少;這跟市政是一樣的,不可以躁進,必須按部就班,照著節奏來,就會有很好的成果。

 

短暫空檔抓緊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這位年輕市長,同時也是3個孩子的爸,但繁忙的市政工作,也讓林智堅無法常常陪伴他年幼的孩子,多虧有太太的支持與協助,才能讓他無後顧之憂努力打拚。

 

「坦白說,我當第一任市長的時候,跟孩子們幾乎沒有太多互動。」林智堅回憶,當時他上班時間長,早早就要出門,出門時孩子還在睡覺,回到家孩子又都睡了,所以起初4年互動真的很少,但還是會盡量藉由一週可能有一次比較早下班,趕在孩子睡覺前與太太商量爭取,讓他講故事給孩子聽,增進感情。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2018年連任市長後有了轉變。林智堅表示,連任後就比較好了,3個孩子分別進入小學、幼兒園就讀,現在全家都是早上6點半起床,可以陪孩子吃早餐,「親子關係大幅增進,小朋友也比較黏我。」他坦言,以前在家裡比較像「局外人」,與小朋友互動真的比較少一些些,不過這一年真的大幅改善。

 

 

與太太年齡相差12歲,不過太太可是他最堅強的後盾。林智堅欣慰表示,「太太一直都是最支持我的人」,當初要結婚的時候,他就已經準備選議員,所以太太能夠理解他的工作,一路上也很支持。

 

兩人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行為可以從一項舉動看出。他舉例,2次市長當選,太太都沒有參加他的就職典禮;關於他從政的條件,太太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不參加他的公務行程、應酬類的活動,「這是她的選擇,我也尊重」。

 

在今年母親節時,林智堅展開特別企劃,要實現老婆大人的願望。太太的願望很簡單,想要睡到自然醒、吃一頓親手料理的牛排大餐,最想要的是像一般夫妻一樣手牽手散步。愈是簡單的任務,也不免讓人感受到平常市政真的十分繁忙。林智堅後來便寫道,「每天忙著工作、照顧孩子,好幾年都沒有跟太太度過兩人時光,趁著這個機會,重溫過去的時光,也表達對太太這些年的感謝」。

 

改造停滯城市、活化年輕古城

 

近年來,新竹市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包括動物園復興運動、城隍廟周邊改造工程、古蹟修繕活化、打開公共空間等等,讓整座城市變得更有魅力,也讓人不禁好奇,推動這些文教、藝文、觀光產業,是否與身為父親的身分有關?林智堅直言「並非如此」。

 

「我做這些是基於對城市的熱情,還有對這座城市停滯不前的那種疼惜、不捨。」林智堅強調,他一直在這座城市生活,從來沒離開過,但每當去外地旅行,從新竹火車站下車的時候,都覺得這個城市實在停滯太久,作為台灣科技首都、台灣的矽谷,「我們的城市似乎和竹科是分離的」,如同各自獨立生活。 

 

 

新竹市人口全國最年輕、孩童比例又高,14歲以下孩童占當地人口比例達18%。林智堅因此決定重新活化公共空間,打開舊有閒置場域,並辦理各項藝文活動,讓市民重新走入這些空間中。他說,除了喚回市民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之外,也讓家長願意帶著孩子參加各式活動,比如過去園區的朋友,生活圈僅在園區附近,但藉由空間活化、古蹟修繕,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身為新竹市民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林智堅坦言,或許爸爸這個角色多少有點關係,能夠比較理解年輕父母親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對這個城市的疼惜跟不捨」。

 

「這座城市本來就應該很偉大、驕傲,」他強調,可是過去沒有足夠的公共建設讓大家看見;但透過今年的設計展、明年的燈會,要讓更多國人重新認識新竹,讓大家發出驚嘆:「WOW!這座年輕古城是相當、相當有魅力的」。

 

未曾想過的政治這條路

 

林智堅可說是土生土長的新竹人,從小學到大學,甚至其中一個研究所都在新竹就讀,在成長過程中,他不諱言,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參與政治工作,當然更不可能想說要選議員、市長。

 

「父母親很重視教育」,林智堅回憶,國中、小的時候,他有許多機會代表學校、班級去參加演講、作文比賽,或是參與科普教育的研習,但是這個對他後來從事公共事務工作有沒有影響?「我覺得沒有太大關聯,」他坦言。

 

 

即便在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也與政治無關,林智堅說,退伍後本來打算把相關課業完成,但家裡經濟上發生些狀況,必須進入社會職場,不僅要養活自己,也要照顧父母親。

 

「工研院化工所、電影臨演、3C賣場銷售員等等。」林智堅細數他曾做過的工作,大多很短暫,屬零工性質,尤其沒有一技之長,再加上半工半讀的關係,就可能在某階段比較頻繁換工作。

 

柯總召辦公室歷練:成就新竹市長林智堅

 

「直到進到柯總召辦公室,緣分吧,待的時間長也安定,大概就是9年多的時間。」進入柯建銘辦公室成了林智堅的政治工作契機,他說,2010年選議員的上一個屆期,其實就有前輩、朋友以及支持者勸進,但那時並沒有想清楚「我就是要做這份工作」,當然要從事公共事務工作,就必須透過參選得到選民認同,有選民支持就能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當我決定要選時就立定目標,」林智堅指出,2010年決定參選議員是覺得這幾年的累積、人生的命運安排,要有這樣的階段。他堅定地說,「當我決定要選議員,就告訴自己如果有一天能夠為自己的故鄉做更多的事,那有多好,所以我不僅要選上,還給了自己長遠的目標。」

 

 

談及擔任助理的9年多來是否會覺得辛苦?林智堅說他是個正向樂天的人,過程當中一定會有不如意也有挑戰,但隨著年紀愈來愈增長,會認為這些都是過程,其實沒有什麼。

 

「我是個勇於面對挑戰的人,」他說,當下可能會感覺到辛苦,但人生本是如此,每個人都有不同挑戰,如何克服比較重要。

 

「擔任助理的時候,也短暫離開過,」林智堅坦言當時迷惘,認為他沒有強烈企圖心一定要當議員、立委、市長,只是離開後就發現,這麼長時間累積下來的人際網絡,驅使他一直回到這個領域,所以經過一番長思,才決定選議員,想為家鄉做更多事。

 

做好商品差異化:選戰策略屢創新

 

林智堅的3次選舉,第一次是2010年選議員,第二次是2014年原本要再選議員經勸進後改選市長,第三次則是拚連任市長。3次選舉屢戰屢勝,看似順遂的選舉過程,其實並不如外界所想像的這麼順利。

 

「所謂的勝利其實是結果論,結果論是因為當選了。」林智堅強調,一個年輕的政治工作者,不管是第一次選議員,第二次選市長,其實都很困難。他坦言,即便他從事政治工作9年多,但他很清楚自己沒有政治家族背景,選區也不是他的出身地,因此沒有強烈的地緣關係,所以「我很清楚要用不同方式應戰」。

 

林智堅時常交代幕僚,「我們要把自己當作商品行銷,一定要做好商品的差異化」。他解釋,資深議員組織綿密,需要很長時間累積,而年輕人沒有背景,也沒有資源,絕對不要用這種方法跟對手競爭,「所以我就是創新」。

 

 

好比說台灣第一部胖卡宣傳車,就是林智堅選議員時所創造的。他的選戰策略輔以他的政策訴求,比如當初要推動公共自行車政策,他就與夥伴、志工、工讀生,10幾個年輕人騎著腳踏車,跟在胖卡後面,沿著大街小巷宣傳。

 

他再舉例,晚上徒步拜票時,為了讓汽機車經過的時候能夠看到,於是就在LED還不那麼很盛行的時候,在他與幕僚身上掛上LED的板子,在遠處就能看到背後有「閃閃的林智堅三個字」。

 

林智堅深知他無法透過傳統組織模式號召支持者舉辦造勢活動,「所以我就用游擊隊的方法」,邀請兒童劇團到公園表演,然後演出結束再去跟訴求對象說明他的的親子、交通、教育、環境政策是什麼。

 

「這些突破,所有選舉模式都是創新,」林智堅指出,後來他發現,許多台灣政治工作者,不管是選立委、縣市首長,也都會用這種方法。

 

選戰過程的失望與溫暖

 

從林智堅樂觀正向的個性,就能看出他的選舉策略也是如出一轍。「選舉過程發生的造謠抹黑,而且是對家人的攻擊,往往都是我感到失望、不舒服的事情。」他說道,他都是正向選舉,強調台灣的選舉文化應該去改變,唯有如此才有更多優秀的年輕人願意承擔這份工作;那種帶風向、發黑函的惡意攻擊,長遠來說都會被淘汰。

 

 

憶及選舉時溫馨種種的故事,林智堅提出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第一次選市長非常艱辛,剛開始到市場掃街拜票,店家老闆都問:「年輕人你幾歲?退伍沒?這麼年輕要跟其他人選市長。」

 

由於選戰行程的忙碌與壓力,林智堅在短短100天的時間內就瘦了11公斤,不過他也清楚地感受到氛圍的轉變。後來很多支持者、長輩向他說:「我一定會投給你,我們的家人也一定會支持你!」 

 

林智堅表示,「原因是他們認為我不會當選,但看我這麼認真努力,應該要給年輕人一個機會。他再解釋,他們邏輯是說「就知道你會輸,不要讓你輸太多」,希望不要讓這個年輕人對政治工作很沮喪。

 

「我覺得那都是很感人的,」林智堅感性地說,你的努力民眾都看在眼裡,即便覺得你不會贏,但願意用選票支持你,原因是他看中你的努力,以及對年輕人的期待與希望。

 

林智堅強調,政治工作就是這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坦白說沒有什麼「奇蹟」,是「累積」;比如他與桃園市長鄭文燦當選時,某網站說他們是十大不可思議當選人,但其實他們都是花很多時間去努力,並不是突然發生的。

 

 

圖片來源:記者原萱容/攝影;翻攝自林智堅臉書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