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社會
放.新聞
社會

臺靜農逝世30周年 蔣勳:「為弱勢族群發聲、對抗威權統治」文人傲骨引追思!

2020.11.13
17:52pm
/ 放言編輯部 高逸帆

「臺靜農的人品風範、文學藝術創作都將為更多人認識,」蔣勳強調,臺靜農一生堅持的人道主義關懷,對社會被壓迫者與受屈辱者的同情,為弱勢邊緣群眾的不平之鳴,都在其文學書寫中;其書法創作裡隱忍寄託了對威權統治者頑強不屈的對抗,在政治荒謬的時代,展現出文人不可凌辱的稜稜傲骨。

 

2020年11月9日適逢文人臺靜農教授辭世30周年,日前台灣好基金會與池上穀倉藝術館一同合辦「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特展,9日當天由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邀請參展人包括施淑、林懷民、蔣勳、許悔之、策展人谷浩宇先生以及穀倉的屋主梁正賢先生於池上紀念臺靜農老師,以簡單的儀式,準備臺老師最愛的高粱酒以及香菸,奉上清香的玉蘭花致意。作家蔣勳9日在臉書分享,臺靜農一生堅持人道主義關懷,透過文學、書法,為弱勢群眾發出不平之鳴,對威權統治頑強不屈,展現文人不可凌辱的傲骨。

 



根據「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線上美術館指出,臺靜農一生幾乎是部二十世紀五四一代文人的縮影。生於安徽,幼時以新式學堂教育為根底,之後旁聽於北大中文系,並進入北大國學門研究所。

 

臺靜農首先是一位文學家,再來是一位教育家,而後是一位書法家。他關懷社會家國,寫詩、散文、小說;對文化與美的追尋,轉化為印刻與墨筆。他並於1946年來到台灣,進入台大中文系擔任教授,入住龍坡里溫州街。

 

臺靜農是魯迅的學生,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得到魯迅好評,這是他文人的身分;他在中國時於輔仁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等多所學院任教,是他教育家的身分;他也在戰時認識「南張北溥」兩位大書畫大家,並開始臨摹倪元璐真跡「倪體」,自此獨樹一格,這是他書法家的身分。

 

作家施淑是臺靜農於台大中文任教的弟子,她在懷念臺靜農的文章寫道,精於書道的人常以「字外有字」論斷書家懷抱和境界;臺靜農從不接受訪談,不寫回憶錄,只在記述故交的雜文裡偶然透露自己過往的臺老師,「在我心中,始終是個古典而又現代的傳奇。」

 

她說,臺靜農常被論定為「鬱結」的書藝精神之間,總是不期然地會感受到,從臺早期文學創作看到的,那站在中國現代史的前沿,有著國際歌,有著馬賽曲,有著人間大愛的年輕鷹揚的生命形象。

 

作家蔣勳在臉書分享,他們一行人準備了簡單的三杯酒,一包煙,忍冬和黃金玉蘭兩種香花,獻祭於臺老師靈前;臺老師一生素樸簡約,他們也不敢以太多儀式煩擾於他。

 

蔣勳表示,本來不知要用什麼花獻祭,恰巧在落籍池上的莊豐賓院中發現玉蘭盛放,而且是品種特殊的原生黃金玉蘭,香氣悠遠,每人便以一瓣馨香供養在靈前案上,聊寄追思。

 

「臺靜農的人品風範、文學藝術創作都將為更多人認識,」蔣勳強調,臺靜農一生堅持的人道主義關懷,對社會被壓迫者與受屈辱者的同情,為弱勢邊緣群眾的不平之鳴,都在其文學書寫中;其書法創作裡隱忍寄託了對威權統治者頑強不屈的對抗,在政治荒謬的時代,展現出文人不可凌辱的稜稜傲骨。

 

他也預告,池上的紀念展只是開頭,台灣大學已籌備2021年繼續舉辦臺靜農先生120歲冥誕紀念展,可以預期會有更精彩的作品公諸於世。

 

台灣好基金會也在官網分享蔣勳所提到的話語:「池上穀倉的紀念展就要結束,展場一直有一缸荷花,嫣紅婉轉,如夕陽無語。一瓣馨香,或可告慰逝者。想起臺老師喜歡的句子:『夕陽無語,最可惜一片江山』。」

 

 

圖片來源:翻攝自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 池上穀倉藝術館YouTube;莊靈攝影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