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九十年代,高雄仍然承擔著台灣主要的重工業發展責任,工業城的印象伴隨著污染、髒亂、落後的印象,經常被說是「文化沙漠」。身在高雄的藝術家面臨訕笑,心急著想要把故鄉的特色展現出來,要證明高雄也有文化、也有藝術,高雄藝術家也有自己對鄉土的表達方式。
我唸高中的時候,家裡定期會收到《南方藝術》。那時我正對藝術和政治都燃起好奇心,《南方藝術》又剛好是一本根本在討論政治的藝術雜誌,我也因此就這樣糊裡糊塗成為南方的忠實讀者。
1994年是解嚴後第一次省長和直轄市長選舉,南方作了「選舉萬歲」專題,討論了文化政策。當時的台灣還沒有「臂距原則」(arm's length principle)的概念,大家都正困擾於文化到底能不能有政策?政府不做叫做不重視,做了又被說是收編。無論是政府還是團體,都還不知道「文化政策」該怎麼做。
陌生的「文化政策」
同年發生了「文大美術系事件」,學生與系上長年積怨,最後因對某生退學處分不滿而爆發抗爭,學生要求美術系主任下台;但有國民黨背景的校方干預頗深,幾次協商和陳情都沒有下文,最後引發罷課。當時我也對自己因為生也晚沒趕上的學運充滿興趣,是以對每則報導都細細研讀,南方刊載的資訊量很大,也充滿對學生的同情,讓我印象很深刻。
《南方藝術》應該不是第一個討論文化政策的雜誌,也不是純粹而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雜誌。南方的內容其實充滿對時代的批判,編輯和作者們對當時的威權體制、對國民黨、對當時對南方視而不見的台北藝壇,都有非常多的異議,說這是一本政治雜誌我都覺得不為過。對當時極厭惡課本、想要尋找具有批判性閱讀題材的我而言,《南方藝術》也許可以算是當時的啟蒙之一。
這陣子高雄市立美術館正展出「南方作為衝撞之所」,將八、九十年代的「南方藝術」做了一個梳理,我也在裡面找到了當年啟蒙我的《南方藝術》,心裡突然起了一點漣漪。
所謂「南方」當然是以島嶼為中心,相對於台北的觀點。這幾年高雄非常有意識地在整理這些資訊,去年高美館的「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將典藏品企劃成「南方作為相遇之所」,讓1930到1960年代的高雄藝術家作品呈現在觀眾眼前,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今年特藏室則推出第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以台灣風起雲湧的解嚴年代南方藝術表現,來呈現高雄藝壇對台北的衝撞、以及民主對威權的衝撞。
這波衝撞,也正是《南方藝術》誓師出發的時代,藝術家嗅聞到解嚴帶來的氣氛轉變,卻又對台北藝術圈的發展有不同意見;感覺到高雄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犧牲者角色,卻被體制壓抑的無法發聲。隨著威權的控制能力逐漸下降,這些控訴和異議,終於有了發聲的機會。
藝術家們把自己的作品歸類為「黑畫」,認為這樣的黑不僅僅是顏料的黑,更是高雄作為一個工業城市,長期被漠視的一種抗爭表現,這樣的黑不僅代表了煤炭、油污、空氣,更意味著城市在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裡,長期背負的污名。同時,這批具有強烈批判意識的藝術家,也對當時正在籌建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官方「高雄當代藝術展」的貧乏想像,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那是1991年,官方對美展的想像仍然停留在全國美展的層次,透過各繪畫協會徵件,再由評選委員選出優良作品。眾所週知,這和當代藝術所強調的時代精神、表現主義有大的落差,也因此引起了許多藝術家的不滿,認為官方美展缺乏當代性,也缺乏對藝術的尊重。
藝術家的抗爭行動
由倪再沁、陳水財、洪根深、李俊賢等十二位藝術家,組成了體制外的「高雄當代藝術展II」,和官方的美展分庭抗禮。官展和非官展的對抗,這在世界藝術史上都是常見的衝突,印象派早先自嘲為「落選展」,就源自於對法國官展的抗議;日本的官展也多次遭逢在野美術團體的挑戰,台灣的府展、省展也不是沒有被挑戰過的歷史。正逢解嚴,這波反對不僅有展出,更有論述,也讓抗議畫家所標舉的「南方」蔚為一時話題。
「南方作為衝撞之所」當中,有一段標語特別讓人銘記,上面寫著「誰沙漠,你家才沙漠」,就是一種抗議。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高雄作為工業城市,一直被北部畫壇認為沒有文化。這種對於下港的歧視不僅發生在藝文圈,也發生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直到這一二十年來,隨著高雄的進步發展驚艷全台,才讓過去高雄人暗自訕笑的「台北俗」一詞,進化成「天龍國」的反譏,這也意味著台灣的南北均衡有了一點進展。
不過在九十年代,高雄仍然承擔著台灣主要的重工業發展責任,工業城的印象伴隨著污染、髒亂、落後的印象,經常被說是「文化沙漠」。身在高雄的藝術家面臨訕笑,心急著想要把故鄉的特色展現出來,要證明高雄也有文化、也有藝術,高雄藝術家也有自己對鄉土的表達方式。
比如倪再沁和洪根深都以黑色顏料為主的作品、李俊賢充滿抗議話語的繪圖、陳水財對於工業的想像,都呈現了高雄人對於城市發展因為國家發展而被犧牲,而有所控訴。這些高雄的「黑畫」,成為當時年輕藝術家的標記,以當代的眼光來看,是非常具有時代意義的藝術抗爭行動。
倪再沁、李俊賢、陳水財和蘇志徹四人,後來還組成「島嶼溯遊」計畫,到全國各地畫畫,希望地方的特色可以透過批判性的藝術表現來呈現。他們表達的方式比過去受限於「地方色」的前輩畫家更叛逆,對於傳統的批判、對於發展主義的批評、對於工業發展的反思,以及對威權主義的抗議,都是當時藝術家們急於表達的情緒,這些解嚴後的百花齊放,讓當時崛起的本土意識也有了藝術面向的呈現,於今看起來都還相當有意義。
幾年前高雄氣爆,高雄作為台灣經濟發展的犧牲者角色又再次登上公共討論的話題,我也隨之想起這些年輕時閱讀過的控訴,於今想來也不過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如今高雄仍然承載著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責,不過城市幾經改變,風貌早已不同。今日的高雄美麗而自信,以海洋首都之姿,以各種藝文活動吸引了無數觀光客前往;但美麗與自信的背後,是緣起於一波波無論是政治的、還是藝文的的抗爭行動,這就是我們所一起經歷過的,一座偉大城市兌變的故事。
展覽資訊: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時間:2023.02.25 - 2024.09.08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301-305展覽室
(圖片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臉書;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