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桑梓散步
放.高論
桑梓散步

【桑梓散步】雞籠中元祭中的地方色追尋

2023.09.07
12:52pm
/ 李拓梓

在台灣大放異彩,回日本卻默默無聞,村上無羅的際遇讓人相當好奇。事實上,像無羅這樣因為戰爭而影響創作生涯的畫家很多,比如和他大約同期的鄉原古統,回到故鄉長野縣後就遁隱於畫壇。還有像是雕塑家鮫島台器,戰後生活不是很如意,雖然還持續有些創作,但已經不能和在台灣的創作黃金時代相比。

 

今年中元期間,我有幸受邀到基隆,參加了由一群相當有心的返鄉年輕人舉辦的「中元涼伴」辦桌活動。中元節在基隆號稱「夏天的過年」,每年除了祭祀、遊行、放水燈,當然也會有吃拜拜的活動。活動已經籌辦四年,今年因為颱風攪局,本來預期的夏夜港邊涼風徐徐,變成停車棚下天氣和氣氛一起熱鬧滾滾,也是一番特別滋味。

 



有百餘年傳統的「雞籠中元祭」

 

不過回想起基隆中元,就想起幾年前台灣還困擾於電力不足,每天冷氣只能開28度的時代,一位來自基隆的同事送我一把可愛的扇子,上面寫著「雞籠中元祭」。好奇詢問,這位當年也是返鄉青年的同事,跟我形容了拜拜、遊行、放水燈的諸種熱鬧。說來慚愧,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已有百餘年傳統的「雞籠中元祭」,對有四分之三基隆人血緣,但沒住過基隆的我來說,不知道這樣的祭典,講出來實在有點丟人。

 

後來有幸在國立台灣美術館觀賞「經典再現—台府展現存作品」時,走進展場看見的第一幅作品,就是第一屆台展「特選」的村上無羅作品《基隆燃放水燈圖》,甚至喜歡。畫面中遊行隊伍在熱鬧的市街前行,旁邊的紅磚建築和道路兩旁都有看熱鬧的民眾,遠方是港口和橋樑,上下還仿東洋畫敘事風格,各有一朵金色的雲彩點綴。這是很典型的日本畫,也是首屆台展中符合官方意識形態,具有「地方色」元素的日本畫作品。

 

畫家村上無羅本名英夫,是愛媛人,當時在基隆中學當老師,畢業自東京美術學校。雖說他的繪畫生涯在日本已經開始,但真的發光發熱,應該是1927年入選首屆府展這年,這也是村上遠赴台灣執教的第一年。基隆中學當時台日學生比例大約是二比八,由於就讀者多是內地人和台籍仕紳子女,因此老師的程度自然也都頗有要求,美術科找畢業自東京美術學校的日籍教師村上英夫,除了負擔教育責任外,也肩負引導台灣美術界認識日本畫,走出寫意風格的任務。

 

當時台灣畫壇正開始產生變化,清季以來的南畫、文人畫風格仍然在民間流行。這派畫風不注重寫生,喜好寫意,也就是重感覺勝於寫生。不過當時日本統治已有一段時間,日本畫壇的流行也已經進入台灣,已有許多年輕人改畫日本畫,也就是台展中被歸類在「東洋畫」的這類作品。除了村上無羅,首屆台展「入選」的台灣畫家則有「台展三少年」陳進、郭雪湖和林玉山,他們的作品也都有濃厚的台灣情調和寫實風格。既稱少年,當然是相對於當時活躍畫壇的長輩蔡雪溪等人而來,當時也引發了不少議論。不過村上無羅和「台展三少年」的畫風,也成為官方所認定的東洋畫主流。

 

村上無羅的寫實作品

 

作為「特選」標竿,村上無羅的《基隆燃放水燈圖》以在地的基隆祭典為主題,亦有寫實描繪之風,正是當時官方最希望凸顯的風格。畫的右方落款「於顏國年氏▪️」,推測是在當時的基隆豪商顏國年屋宅中所繪,應該是畫家在此寫生的證明。顏國年是早期臺灣美術家的重要贊助者,在前輩雕塑家黃土水不多的作品中,也有一尊顏國年立像,顯見他也曾經是黃土水的贊助者之一,因此由他支持村上無羅創作這幅基隆人文風景,應該也是合理推測。

 

村上無羅後來又陸續入選多次台府展,戰後他返回日本,可能因為戰爭流離,也可能是因為國府規定日本人攜回日本的行李件數之故,村上留下來可見的作品並不多,除了國美館這幅《基隆燃放水燈圖》,還有北美館典藏一件《林泉廟丘》其他作品多已散逸,僅見圖錄,殊為可惜。戰後村上回到故鄉愛媛縣當美術老師,雖然也積極參與愛媛縣的美術活動,不過似乎創作的黃金時代已過,發表的作品不多,也沒有進軍東京闖盪日本畫壇,1975年在愛媛縣過世。

 

在台灣大放異彩,回日本卻默默無聞,村上無羅的際遇讓人相當好奇。事實上,像無羅這樣因為戰爭而影響創作生涯的畫家很多,比如和他大約同期的鄉原古統,回到故鄉長野縣後就遁隱於畫壇。還有像是雕塑家鮫島台器,戰後生活不是很如意,雖然還持續有些創作,但已經不能和在台灣的創作黃金時代相比。不過比起在戰爭中喪生的藝術家,或者因為戰爭後的多種打擊而不再創作的藝術家們,村上無奇的後半生也算是一種幸運。

 

回望當年村上無羅的《基隆燃放水燈圖》,把祭典的熱鬧一一紀錄,即使到現在看起來,都還是能感受那種節慶氣氛。近年基隆也是年年辦理中元祭典,不過今年的場面似乎比往年冷清許多。也還好有這群返鄉青年熱心籌備吃拜拜辦桌,讓港都的祭典不會只有超大充氣人形氣球充數,也讓千里迢迢來此的外地人也感受如何在大拜拜吃辦桌的過程建立社交,重新記憶這波地方創生活動中,眾人想要追尋的當代地方色。

 

 

圖片來源:基隆旅遊網臉書、謝國樑臉書、臺北市立美術館臉書;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最新新聞
李拓梓
資深政治幕僚,業餘專欄作家,目前努力耕耘藝術文化領域。喜歡歷史,也喜歡旅行與讀書,相信歷史可以告訴人們過去的事,也能夠指引人們知道現在所在的位置。著有「改變時代的日本人」、「改變日本歷史的總理大臣」。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