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綠委洪申翰建言離岸風電3-3「不該獨尊國產化」...經長郭智輝諾:三個月內對選商規則提出檢討報告

2024.10.29
16:38pm
/ 放言編輯部 吳亦軒

洪申翰建議,離岸風電選商規則在國產化要求的比例可以降低,但在項目選擇上,可以更有彈性,才能讓真正有國際競爭優勢的項目跳出來...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今日在立院「能源配比及電價政策」專案報告、質詢時指出,風電廠商對於國產化「過度承諾」,但得標後卻無法如期併網,恐演變成整體能源政策供電的風險。洪申翰建議,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3期不應獨尊國產化承諾,必須納入更多風險管理指標。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承諾,將於三個月內研議並提檢討報告。

 



近期因歐盟主張風電國產化政策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引發各界討論。立委洪申翰表示,風電國產化的政策,的確帶動產業發展機會,不過,目前的選商規則缺乏鑑別度。洪申翰觀察,已經通過兩階段審查的開發商,後續還是有出現技術與財務的問題,包含工程事故、融資不順、民眾抗爭,導致風場無法如期併網,這些問題在目前的選商機制中,無法被有效的鑑別出來。

 

洪申翰分析,風場無法如期併網的四大關鍵風險要素分別為: 第一、國產化供貨順利與否;第二、技術專業能力到位與否;第三、財務與履約能力到位與否,以及第四、社會環境接受度。

 

洪申翰認為,風場競標選商的遊戲規則上「不該獨尊國產化」,其他有助風險管理的指標,例如財務能力、工程專業、社會溝通準備,也應納入選商規則中,且要具有效鑑別性。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回應,未來在3-3選商中會面對,也會以能併網的時間為第一優先。

 

洪申翰建議,離岸風電選商規則在國產化要求的比例可以降低,但在項目選擇上,可以更有彈性,才能讓真正有國際競爭優勢的項目跳出來,聚焦成有潛力對外輸出的產業項目。

 

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經濟部和台電目前對第三階段的規劃就是朝向這樣的目標在走,我們希望未來在台灣風場建設到一定程度後,他必定要用這樣的基礎能力,往國際去做發展。」

 

經濟部長郭智輝也允諾,針對離岸風電選商規則,三個月內研議並提出檢討報告。

 

 

圖片來源:國會頻道、洪申翰辦公室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