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隊」與「跨境揪團」的差異,不只是策略,更是關乎格局,一個講求整體利益與團結應對,一方式則是各自為政、爭搶特權...
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經貿談判辦公室楊珍妮所領軍的台灣關稅談判小組,日前已經完成初步任務,從美國回到台灣。
3天談判分秒必爭
「我們被列在第一輪的談判國家,氣氛不錯。」談判小組成員回憶,本次小組橫跨了農業部、經濟部、財政部、經濟部、外交部和國安會,各方專業一應俱全。
台美關稅談判,不可能一次到位。未來如何落實產業合作與雙方期待,將是後續磋商成敗的關鍵。
將近一周的華府談判行,扣除來回航班和轉機時間,真正的談判應該只有3天。
那3天分秒必爭,所有訊息的掌握和分析就像上戰場。
主談代表的臉部微表情,甚至是產業圈中小道消息,都可能成為談判桌上的籌碼。
眾所皆知,半導體的上中下游供應鏈都在台灣。
部分廠商為了自身利益,傳出有意自行「湊隊」找美國人談,圖謀自己免稅,減少成本,好藉此削弱競爭公司的地位。
「靈感來自於日本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有業者坦言,揪團的靈感來自於孫正義和川普的記者會。他們的好交情,讓部分人士心很癢,想要站隊軟銀孫正義,或是複製類似模式,自己談、自己拚。
企業「跨境揪團」將動搖國家根基
然而「國家隊」與「跨境揪團」的差異,不只是策略,更是關乎格局。
一個講求整體利益與團結應對,一方式則是各自為政、爭搶特權。
試想,此時若真有個別企業偷跑「跨境揪團」,傷害的不盡是整體供應鏈穩定,更是動搖國家經濟根基。
一家、兩家企業各自出走或許無害,但若三家、四家群起效尤,終將撕裂台灣作為供應鏈重鎮的戰略地位。
你贊同「湊隊揪團」嗎 ? 此時 ,應該記起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名言
「全球化已死」。在川普高舉「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不惜以高關稅壓迫各國時,我們不能再以舊思維面對新格局。
能跟川普叫板的企業只有台積電
我們的企業能夠跟川普叫板,或是真的大到入得了川普眼的,應該只有台積電!
其他的都該整體打包,考量各項產業的發展優劣,方能研擬出最有利於台灣的談判策略。
君不見就算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嘉在白宮開完記者會後,回到台灣後,是到總統府和賴清德總統一起開記者會強調「根留台灣」。這不只是表態,更是戰略。
國家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整合了整體利益、協調了內部產業、守住了議價籌碼。在川普所掀起的大談判時代,唯有團結,才有立足之地。
在台灣談判小組在華府斡旋的同時,國內業界卻傳出「跨境揪團」說,這無疑為國家談判增添變數。
當下,政府不僅需研判產業衝擊,更要動之以情、說之以理,引導企業回歸整體戰略思維。
終究,談判不是比快,而是比誰走得穩、站得住。
(圖片來源:行政院發言人臉書、川普臉書、白宮X;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