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台積電海外設廠削弱我戰略地位?賴清德受《日經》專訪回「不損國家利益政府都支持」:國際支持臺海穩定「跟台積電無關」

2025.05.13
12:14pm
/ 放言編輯部 吳亦軒

賴清德強調,台積電到日本、歐洲及美國投資,都是自然且正常的經貿與投資行為,臺灣是一個民主國家、法治社會...

 

總統賴清德上任將屆滿一年,他接受《日經亞洲》專訪時談到美國對等關稅,直言「我們採取的方式並不是對抗,而是透過談判來降低關稅」,並同意採購、投資,減少臺美貿易逆差;關於晶片關稅,賴清德則說,這會不利臺灣半導體產業赴美投資「未來會跟美國清楚說明」。他也強調,國際願意支持臺海穩定,跟台積電沒有直接關聯,而臺灣擁有半導體生產製造優勢,台積電更不會因為赴美投資就削弱實力。

 



賴清德接受專訪時坦言,32%的加徵關稅對臺灣來說是非常嚴重的挑戰,臺灣必須嚴肅面對,「我們採取的方式並不是對抗,而是透過談判來降低關稅」,也同意要採購、投資、解決非關稅貿易障礙及洗產地的問題,以確實減少臺美雙方的貿易逆差。

 

賴清德說,當然臺灣也藉這次的談判,希望從挑戰中找到機會。第一,希望從零關稅開始談起,臺美尋求機會洽簽雙邊貿易協定。第二,希望藉由投資來幫助美國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同時讓臺灣產業能升級、轉型,也讓臺灣產業能進一步融入美國經濟結構,確保臺灣長期發展。

 

「美國的對等關稅當然會對臺灣產業造成衝擊,所以臺灣政府已經提出對於產業的照顧支持計畫,總金額高達930億臺幣」,賴清德說,政府又提出其他臺灣長期發展的需求,變成特別預算4100億,行政院院會已經通過,要送到立法院審議。這個特別預算大概有四個面向,就是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這四個目標。

 

至於晶片關稅,賴清德回應,台積電基於顧客要求,已承諾要去美國投資,相信台積電的產業鏈也會跟著過去,「這些都是具體的行動,與關稅無關」,如果美國對臺灣採取《232條款》措施,對晶片或相關產業課徵關稅的話,反而不利臺灣半導體產業或資通訊產業到美國投資,「這部分我們未來都會跟美國清楚說明。」

 

賴清德提到,臺灣賣給美國的都是像NVIDIA、AMD、Amazon、Google、Apple這些美國人工智慧設計公司所需要的,「因此,我們會讓美國清楚知道,臺灣賣的不是終端的商品,而是美國未來要再工業化、以及成為人工智慧世界中心所需要的科技產品」;此外,臺灣也願意增加國防預算和軍事採購,臺灣有決心保護自己,也有強烈意願與友盟國家合作,確保區域和平穩定,這點也是川普所期待的。

 

針對台積電海外建廠,是否會削弱臺灣作為掌握半導體製造關鍵節點的戰略地位,進而降低其他國家保護臺灣的誘因?賴清德回說,國際的政治領袖,包括日本石破茂首相,或者是之前的安倍晉三、菅義偉、岸田文雄前首相等,都在G7及國際重要場合強調,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繁榮的必要元素。

 

賴清德表示,換句話說,國際社會關心臺灣,支持臺海和平穩定,是因為臺灣就在印太的第一島鏈,直接面對中國。如果臺灣不保,中國擴張的野心一定會更大,會影響現在世界是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所以國際社會願意關心臺灣、支持臺海的穩定,真正的原因在這裡,跟台積電沒有直接相關」,否則台積電其實並沒有到那麼多的國家投資,這點是很清楚的。

 

賴清德強調,台積電到日本、歐洲及美國投資,都是自然且正常的經貿與投資行為,臺灣是一個民主國家、法治社會,「所以臺灣的公司基於業務需要到世界各地投資,原則上只要不損及國家利益,政府都會支持。」

 

賴清德指出,台積電魏哲家董事長在與美國川普總統開記者會宣布到美國投資之後,也回到臺灣在總統府與他一起開記者會,向臺灣社會說明,台積電的研發中心會在臺灣。魏董事長過去承諾在臺灣投資的這些工廠都不會改變、也都不會受到影響,「換句話說,台積電不會因為去美國投資,就削弱了它的實力」,臺灣擁有半導體生產製造的優勢,臺灣很樂意跟世界民主國家共同合作,促進下一個階段世界的繁榮發展。

 

 

圖片來源:總統府、三立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