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和闐稱,在美國強勢主導全球經濟重構時,對台灣而言,若能迅速調整策略、配合美方政策,可能將在中國式微後迎來龐大轉單與經濟成長動能。
今年初美中貿易談判陷入膠著,當時美國總統川普高調宣稱正與中方磋商,但中國外交部卻矢口否認,引發外界質疑兩國是否真有實質接觸。對此旅居國外的時事評論家印和闐在臉書發文分析,川普政府跟中國政府「想談的一派」在談,而另一派完全被蒙在鼓裡,因此誰都沒有說謊話。他表示,實情可能是中國內部意見分歧、各自為政,導致外交口徑混亂。他也指出,這場關稅戰的背後,其實一場全球秩序與經濟重分配的重大變革。
印和闐指出,原先負責談判的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在4月中突然由駐WTO代表李成鋼取代。而李成鋼為前總理李克強的親信,凸顯北京高層人事更迭頻繁,並反映出中共內部權力重組尚未穩定。
對此,印和闐表示自2024年底,中共軍方與統戰系統高層接連遭整肅後,習近平的核心人馬逐漸失勢。今年3月,習近平公開表態有意「退居二線」,而4月出訪越南時,女兒習明澤甚至向大使館官員透露,習有意近期卸任。他表示,很奇妙的是,習一離開越南後,越南隨即宣布打擊中國企業「洗產地」,顯示區域盟友態度的迅速轉變。
印和闐表示,中國在國際輿論場更陷入「無聲狀態」,先前新加坡前總理夫人何晶罕見轉發批評「習近平是黑幫老大」言論,中方卻未有回應,「有人真的變成吉祥物了嗎?」。他也提到,儘管美中已啟動90天的談判期,但關稅僅暫時下降,未來仍有調升可能。他指出,中國廠商多數選擇消化庫存,不敢增加資本支出,全球產業鏈正加速「去中化」。
印和闐表示,綜觀局勢,去除中國在內新興市場的過剩產能,已被視為維持自由世界價格穩定與繁榮的必要代價。他稱,在美國強勢主導全球經濟重構時,對台灣而言,若能迅速調整策略、配合美方政策,可能將在中國式微後迎來龐大轉單與經濟成長動能,而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期上調台灣經濟預測,同樣被視為此趨勢的具體反映。
最後印和闐形容此局勢為「一鯨落,萬物生」,指出這場關稅戰的背後,其實一場全球秩序與經濟重分配的重大變革。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網、印和闐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