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政軍杰論
放.高論
政軍杰論

【政軍杰論】烏克蘭無人機奇襲重創俄戰略空軍 台海防衛須同時借鏡和警惕

2025.06.05
11:53am
/ 吳明杰

面對共軍持續升高對台軍事壓力,以發展不對稱作戰為目標的台灣,當然更應借鏡烏克蘭在無人機作戰上的創新和運用,特別是戰術和戰法的靈活和創新,而非侷限在研發或追求打造和增加無人機的數量而已。

 

烏克蘭國安局日前以無人機群對俄羅斯多個空軍基地進行敵後滲透突襲,成功摧毀俄軍大量TU-95、TU-22M3戰略轟炸機和A-50預警機等重要且高價的戰略武器。這場震驚國際的無人機突襲行動,不僅再度以無人機改寫戰場規則,更已成為不對稱作戰成功的新典範。在中共不斷升高軍事威脅下,台灣不僅須從這場突襲行動中借鏡烏克蘭的無人機創新戰法,為台海防衛增添不對稱戰力的能量,另方面也須加速建構無人機的反制能力,並全面對中反滲透,以防共軍以無人機突襲台灣。

 



烏克蘭在六月一日發動這場代號「蜘蛛網行動」的無人機突襲作戰,據烏方宣稱,至少摧毀俄國空軍41架軍機,其中包括在俄烏戰爭中經常作為巡弋飛彈發射載台的TU-95、TU-95MS、TU-22M3、TU-160等戰略轟炸機,另外也包括A-50預警機和IL-76、AN-12運輸機,另據影片畫面,還有部分蘇愷和米格戰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這次行動已摧毀俄國34%的戰略投射能力。

 

烏軍上演現代「木馬屠城記」 耗不到10萬美元毀俄逾70億美元軍備

 

儘管俄國否認烏克蘭這次突襲重創俄軍,不過俄方證實有五個基地遭到突襲,至於戰損只承認有兩架軍機遭毀,其他損害都不嚴重。但經國際媒體和專家透過衛星照片和烏方公布畫面比對研判,烏克蘭的無人機至少摧毀7架TU-95、4架TU-22M3轟炸機和2架A-50預警機,其他還有多架運輸機和戰機。外媒評估俄軍至少損失造價超過70億美元的戰略武器。

 

而發動這場無人機突襲的烏克蘭國安局,公開表示這場策畫18個月的行動,是先以走私小型FPV無人機和彈藥進入俄羅斯後,再以貨櫃車偽裝,並把無人機藏在夾層,再透過遠端遙控啟動,無人機則直接以俄羅斯電信系統操控,加上部分無人機已具備AI自主能力,最後成功升空發動攻擊的無人機共有117架,而行動後所有烏克蘭特工都已成功撤離俄國,甚至連偽裝貨櫃車都自爆讓俄國難以追查。

 

這場堪稱現代版「木馬屠城記」的烏克蘭無人機突襲行動,在軍事上創下多項先例,包括:一、創軍事成本不對稱作戰新典範。烏方在軍事成本上以價值可能合計不到10萬美元的無人機群、竟摧毀俄軍價值超過7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二、戰力對比的不對稱作戰。烏國以改裝後的小型FPV無人機加裝炸藥,竟可摧毀大型可發射巡弋飛彈甚至核武的戰略轟炸機。三、小型無人機竟可進行敵後遠距縱深打擊。烏克蘭這次突襲的俄軍「貝拉雅」空軍基地,離烏本土遠達4400公里,突破俄軍防禦縱深,戰場上後方已不再安全。四、無人機竟可改變全球戰略武器平衡。俄國轟炸機是和三位一體的空中載具,遭摧毀的俄軍轟炸機已無法再生產,意外削減的俄軍的核武投射能力。

 

此外,烏克蘭這次能夠奇襲俄軍成功,除了外界看到無人機在戰場上的最新價值和威力外,背後另一項關鍵則是取決於烏國特工在俄羅斯境內的特種作戰能力。因而未來在另一個可能的戰場上,能否成功複製烏克蘭這次的無人機奇襲戰果,除要視交戰雙方各自是否擁有和具備烏克蘭的無人機戰法和技術外,另一先決要素則是敵後滲透的特種作戰能力。

 

汲烏軍不對稱作戰經驗 台灣須速建無人機防線抗中

 

看到這次烏克蘭創下無人機敵後作戰的輝煌戰果,不僅包括美軍在內,全球有安全威脅的國家相信都在關注和研究,除了台灣,對岸的共軍也一樣可能仿效。面對共軍持續升高對台軍事壓力,以發展不對稱作戰為目標的台灣,當然更應借鏡烏克蘭在無人機作戰上的創新和運用,特別是戰術和戰法的靈活和創新,而非侷限在研發或追求打造和增加無人機的數量而已。烏克蘭是在遭俄入侵後才開始投注在無人機戰力發展上,至今也不過短短三年,烏克蘭在戰時都可以做到,台灣若努力沒理由不行。

 

但另方面,比無人機攻勢作戰發展更須迫切因應的,反而是對共軍可能仿效烏克蘭的戰術以無人機群突襲台灣,特別是中國對台滲透層面不斷擴大,除了過去政治、經濟和社會滲透,近來更直接不斷以橡皮艇偷渡測試台灣海防,以散裝貨輪切斷台海底電纜,甚至以高空氣球飛越台灣,這些都可能成為共軍無人機的非正規載具。因而台灣不僅在軍事上不僅要加速建構反無人機系統,更要全面防堵中共對台的滲透和潛伏,才能避免類似的中共無人機「珍珠港突襲」在台灣上演。

 

 

(圖片來源:;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吳明杰
中山大學政研所碩士,曾任自由時報政治組副召集人、中國時報撰述委員、壹週刊資深記者,現為自由作家。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