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擂台 / 放擂台
放.擂台

張善政前院長說得滿口道理,當年為什麼不做?

2018.08.20
19:21pm
/ 放.擂台

為什麼一位當過行政院長、副院長、政府資訊長、科技部長的人,當初不做,現在卻好意思大聲發出質疑。

 

在先進成熟的民主國家,前任總統多半不太會批評時政。除了是一種職業道德和倫理外,其實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既然前任也曾經有執政的時間,也該讓別人有空間大展身手。

 



 

說白話一點,當過總統的人再去嘴繼任者,很容易被問的問題是,那為何你當年不做?

 

同樣的道理,也發生在前陣子前行政院長張善政身上,他在臉書上批評蔡英文政府調整基本工資是三輸,應該用大數據分析云云。在這裡,我們也有幾點要向張前院長就教和澄清概念:

 

勞資政三方達成協議  不是三輸而是三贏的最佳解狀態

 

第一,調整基本工資不會是三輸狀況。台灣調整基本工資的模式,基本上是一場勞方、資方、政府、學界共同參與的審議討論。也就是說,這個主要由勞資政三方協議、拍板的模式,其實就是歐洲典型的新統合主義三方協商的結果。

 

在協商談判的過程中,資方一定會喊成本提高、可能增加失業率,勞方則會要求應該漲多一點,否則難以支撐生活,基本上每一場基本工資談判都是這個模式,國外也是如此。而政府的工作,就是要讓雙方的分歧減少,找到一個對各方都不是最贏,但是各退一步,都能接受,彼此都是最佳解的均衡狀態。

 

換句話說,過程再怎麼吵鬧,只要達成協議,那結果就不是三輸,反而是三贏。馬政府執政八年,也調整了幾次基本工資,漲了2700多元,雖然已經被蔡英文兩年超車,但難道那也是三輸嗎?歷任馬政府高官的張前院長,可以再考慮一下。

 

提出基本政府統計的「資料經濟」  真正意義令人費解

 

第二,其實張前院長說的那些所謂「資料經濟」的數字,像是基本工資調整到底改善多少人的生活 ,或進一步帶來的整體薪資變化,調薪產業的就業人口變化等等,其實都是滿基本的政府統計。

 

也就是說,這些數字不必冠上什麼「資料經濟」的概念,身為一位歷任行政院長、副院長的前任最高行政首長,張善政理當早就看過這些數字。坦白說,他現在提這些問題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實在令人費解。

 

科學是輔助  民主才是基本價值

 

第三,以現有的統計數字做政策評估,作為未來調整基本工資的參考, 確實是應該要做的事。不過回到我們開頭的問題,為什麼一位當過行政院長、副院長、政府資訊長、科技部長的人,當初不做,現在卻好意思大聲發出質疑。

 

另一個問題是,提出一個科學評估數據,也只能作為雙方協商的參考資訊,不該取代三方協商的機制。不可能由政府提出一個所謂的「客觀數據」,然後跳過張前院長所謂的「討價還價」,就直接訂出調整幅度。

 

畢竟,「討價還價」也是重要的民主機制。科學是輔助,民主才是基本價值。幾點意見,還請張前院長再思量。

 

 

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蘇佳恬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