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底,國民黨就不是一個民主政黨,許多見不得光的把戲,在黨內仍是陳年痼疾,上下沆瀣一氣...
國民黨罷免民進黨立委吳沛憶、吳思瑤一階連署案,提議人偽造比率高達九十六.二%、九十四.一八%,讓人驚駭於該黨組織腐敗的嚴重程度,更徹底改變國人的道德認知。這使我想起幾年前一位黃復興黨部友人親身體驗的「黨內故事」。
黨員名冊造假!「不是不知,而是不想面對」...
這位友人從軍中退伍後,負責黃復興在北部某縣市的黨務工作,農曆春節他循例向黨員電話賀年,沒想到對方說:「我爸爸已經過世十年了,謝謝你們每年都打電話來,但真的不必這麼麻煩!」他聽了大吃一驚,於是動員同仁逐一清查,赫然發現黨部名冊上的黨員竟然超過20%都已往生!
友人深感茲事體大,趕緊向上級呈報。孰料報告上去後,久久沒有音訊。友人不死心,接二連三提醒,上級終於有了回應,但不是要談基層組織問題,而是帶著半質疑半脅迫的口氣說:「你真的要這麼認真嗎?何苦來哉!」友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上級不是不知道黨員名冊造假,而是根本不想面對問題。但這是為什麼?
一者,黃復興直屬於中央黨部,每年黨中央會撥付可觀的經費,依據的就是名冊上的黨員數,黨員數量愈大,領的經費越多。再者,黨員數多寡還影響黨代表、中央委員等的名額分配,黃復興擁有保障名額,維持黨員數才能確保黨代表、中央委員、乃至中常委的名額。這就是黃復興成為國民黨鐵衛軍的歷史背景,也是友人上級要他不要如此認真的原因。
兩千年國民黨敗選,連戰把李登輝開除黨籍後,曾經舉辦過聲勢浩大的黨員重登記,外界以為國民黨已經痛定思痛,即將浴火重生,沒想到「吃空餉」的舊習不改。這次國民黨中央為了以罷制罷,好幾個縣市黨部都捲入連署造假風坡,台北市黨部爆發的近乎百分之百偽造,把國民黨的病兆完全暴露無遺。
但國民黨在造假事發之後,從黨主席、組發會主委、到各縣市黨部主委,迄今少有人公開道歉,而是反過來批評檢方「辦藍不辦綠」,控訴遭到賴政府的「司法迫害」,種種荒腔走板的行徑,一再打破社會認知的道德底限。深刻反映出這個百年大黨,即使身處已經民主化的台灣,其黨內民主卻遠遠落後於社會的民主水平,黨內文化更遠不及台灣的公民水準。
國民黨應該自問:為何這個黨沒有公民團體?
台灣從威權體制走到今天的民主開放,不能否認國民黨也有其貢獻。特別是蔣經國晚期以及李登輝接續的寧靜革命,讓台灣在無需付出太大流血代價實現民主化。然而由於轉型正義不徹底,至今白色恐怖只有受害者、不見加害者,讓那些威權時代迫害人權的幫兇——許多都是現在國民黨檯面上的人,他們過往的罪刑至今未被究責,當中許多人甚至根本否定台灣民主化的價值,儘管他們現在同樣享受著民主的果實。
正因為無須也不願面對威權時代的種種責任,國民黨從建黨伊始的黨內威權文化也就延續至今,黨內民主即使前進也只是寸步,都是被外在形勢所逼才不得不緩步前行。這是為什麼民選後國民黨內決定總統候選人,沒有一次不是打得頭破血流,因為沒有足以服眾的遊戲規則,誰當主席誰就是老大,可以任意改變規則。
說到底,國民黨就不是一個民主政黨。許多見不得光的把戲,在國民黨內仍是陳年痼疾,上下沆瀣一氣。但你在黨內選舉可以造假,拿死人名冊交征騙;到了真槍實彈的公民連署,再用這套爛招,就是司法伺候了。
國民黨常批評發起罷免的公民團體,是民進黨側翼,這當然是嚴重的汙衊。國民黨真正應該自問的是:為何這個黨沒有公民團體?
威權時期國民黨在恩庇體系下,靠著盤根錯節的系統與龐大黨產收買各個社會團體,自稱是全民政黨。一旦失去執政權力,沒了黨產揮霍,國民黨就只剩下保守形象,與強調進步價值的公民團體越離越遠。國民黨的基層組織還在,但已經淪為地方派系的禁臠。更不堪的是,國民黨連反共這個家底都拋掉了。這就是國民黨沒有公民團體支持的原因。
中選會今天傍晚將公布三階投票時間,不管未來投票結果如何,國民黨將近百分之百的連署造假紀錄,勢必載入史冊,成為台灣民主歷史上的一頁驚奇。
(圖片來源:民主進步黨粉專、吳思瑤臉書;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